為力抗韓國面板廠於OLED技術與市場影響力,台灣LED廠正積極發展Micro LED技術。然而,Micro LED之製程仍有待突破,因此,台廠將先以Mini LED為過渡解決方案,迎戰OLED;例如群創光電便發表全新「AM miniLED」,瞄準車用面板市場,預計於今年就可量產出貨。
OLED為現今主流顯示技術,然而,OLED面板專利多由三星(Samsung)、樂金(LG)等韓廠掌握,台灣LED廠於OLED技術和市場布局上相對落後。為此,台廠瞄準具備一定技術優勢的Micro LED,希望藉此拓展面板市場優勢及主導權。
然而,Micro LED於製程上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特別是在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方面。Micro LED的晶片轉移良率需達99.9%以上,才達量產出貨標準;因此,如何提升晶片轉移良率,是目前發展Micro LED最大挑戰。據悉,目前一次轉移數量已能達2,500顆,冀望2018年時能達成一次轉移10,000顆之目標
由於面臨上述困境,因此儘管台廠相繼投入Micro LED發展,仍未見相關產品量產。在Micro LED轉移數量、良率及晶粒尺寸未達商用水準情況下,台灣LED廠便決定先推動所謂的「類Micro LED」(也就是Mini LED)。
像是群創光電便發布採用「AM miniLED」技術的車用面板,盼此搶占車載應用市場。群創光電技術開發中心執行副總丁景隆表示,AM miniLED在車載應用上,既可達到OLED相同等級的對比度,又可在畫面銳利度跟OLED分庭抗禮,且不會有OLED在車載應用上無法符合耐高溫等可靠度、壽命及烙印等問題,具備許多競爭優勢。
丁景隆指出,AM miniLED意指採用TFT所形成的主動式矩陣電路(Active Matrix, AM)來驅動miniLED,如此才可以真正發揮其性能優勢,同時具有合理的成本。
丁景隆說明,若要在畫面銳利度上與OLED相抗衡,必須做到頂級的HDR才行。也就是Local dimming背光源的調光分區數(Local Dimming Zones)必須要數百區、數千區才足夠,也就是在Mini LED的基本概念上還要加上「以每顆LED作為一分區」的想法。但若以傳統的LED背光源驅動電路架構來看,此一概念會因元件使用過多,而增加成本及設計難。有鑑於此,群創便使用主動式矩陣TFT電路,驅動AM miniLED架構,解決上述難題。
如上所述,Micro LED仍有許多挑戰須克服,群創表示,在Micro LED產品問世之前,該公司將會以「AM miniLED」成為中期戰略產品的角色,而車載市場將是AM miniLED商品化應用的重要目標;今後更將進一步發展軟性基板的AM miniLED背光源,以搭配異型/曲面LCD,滿足車用客戶之設計和外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