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日前與中華電信簽訂合作備忘錄,預計從2019年起開始推動智慧路燈建置,到2021年時,全市將有11萬盞路燈升級為智慧路燈,總預算約為新台幣13.4億元。屆時,這些智慧路燈將成為NB-IoT、5G等無線服務的存取節點,並且搭載各種感測器,作為承載各種智慧城市應用的基礎平台。對科技業界,特別是無線通訊相關業者來說,此事件意味著NB-IoT在LPWAN市場上將成為一方之霸,並排擠LoRa、Sigfox等標準的發展空間。
台北市副市長林榮欽表示,自2019年起,台北市將開始進行智慧路燈布建,當年度預計將布建1.2萬盞智慧路燈,預算則為新台幣1.4億元。2020年則預計將布建9,000盞智慧路燈,預算約新台幣1億元。若這兩年布建的成果良好,需求增加,到2021年時,北市會推動智慧路燈的全面布建,將剩下的9萬盞路燈也升級為智慧路燈。據統計,目前台北市總共有16萬盞路燈,但其中有些路燈位置較為偏遠,可能不會有智慧化的需求,因此北市府評估後認為,台北市智慧路燈的需求總量應該在11萬盞上下。
從北市府規劃的布建規模跟預算來看,這些智慧路燈的造價其實跟現有路燈相去不遠。台北市政府提供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台北市所使用的路燈,依照燈桿高度不同,單價分別為新台幣9,000多元、1.25萬元與3.12萬元,而且此報價不含地下管線埋設費用。換言之,北市府的智慧路燈計畫顯然不包含網路建設,特別是與行動基地台息息相關的回程線路。
對此,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李維斌指出,在北市府的智慧路燈計畫中,確實沒有把網路建設的費用包含在內。台北市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定遊戲規則,進行應用審核把關,避免有爭議的應用掛上智慧路燈。同時,市府也會解決基本的電力供應問題,讓附掛設備能正常運作。目前路燈的功能只有夜間照明,因此路燈在白天是沒有電的。資訊局會跟公園路燈管理處、台電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在電信民營化之後,網路建置已不全然是政府的責任,政府只需制定公平開放的遊戲規則,讓各家業者都能進駐到燈桿上,業者自然會解決網路問題。因為對業者來說,智慧路燈是布建網路基礎設備的理想站點,特別是在5G跟物聯網世代,為了實現理想的訊號涵蓋,遍布大街小巷的路燈,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
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林國豐指出,網路建置要從應用服務的需求反推。先確定智慧路燈要提供哪些服務,然後再來思考該如何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進行網路布建。在智慧路燈這個合作案,中華電信目前準備端出智慧燈控、即時車流分析、智慧安防等應用,並且會用自家研發的IoT聯網平台作為資訊整合的後台。
但除了智慧燈控是所有智慧路燈都需要支援的基本功能外,車流分析、治安死角監控等應用,只會出現在某些特定場域,基地台設備也不會每支燈桿上都有。因此,林國豐認為,大多數智慧路燈其實不需要具備基地台等級的寬頻回程線路,只要用NB-IoT就足以提供穩定、可靠又低成本的網路連線。這也可以為中華電在進行網路布建時,提供很多彈性選項。
NB-IoT成為智慧路燈的標準配備,也意味著該標準將在LPWAN市場上取得極有利的競爭地位。智慧路燈是規模動輒數萬盞的大型專案,跟工業、農業等垂直應用相比,更具備創造規模經濟效應的能力。
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在LPWAN市場上,NB-IoT後來居上的態勢已經相當明顯。幾年前,由於電信業者沒有提供LPWAN服務,因此LoRa跟Sigfox等LPWAN標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現在不只在台灣,世界各地的電信業者都已陸續投入NB-IoT,網路設備跟及終端裝置的需求量也跟著大幅上升。長此以往,NB-IoT解決方案的成本將會明顯下降,進一步促進其應用普及。LoRa跟Sigfox等其他LPWAN技術,未來可能只有在某些利基型應用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