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eek正式起跑 LabVIEW進入雙版本世代

作者: 黃繼寬
2017 年 05 月 24 日

國家儀器(NI)年度大秀NIWeek於台北時間23日在德州奧斯丁正式展開,會中發表多項重大軟硬體產品更新,其中又以LabVIEW同時發表LabVIEW 2017與LabVIEW NXG 1.0雙版本最受關注。由於LabVIEW廣泛應用在量測自動化、自動控制、半導體測試與科學研究等各領域,因此LabVIEW平台的重大更新,將對科技產業鏈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並明顯提高科學研究者及工程師的生產力。

身兼 NI 創辦人暨商務與技術合夥人,並以LabVIEW 之父身分聞名的Jeff Kodosky表示,30 年前,NI推出了第一代LabVIEW,期望讓工程師在不必學習傳統程式設計語言的情況下,就能實現自動化量測系統。不過,LabVIEW後來的發展卻遠超過其當初所設定的預期目標。不僅測試工程師愛用,許多前瞻科學研究、自動化控制等應用開發者,也受到LabVIEW的吸引。LabVIEW提供了一個非程式設計的軟體開發環境,讓不熟悉軟體開發的用戶也能利用LabVIEW進行軟體開發。

也因為如此,長期以來,NI將重點放在LabVIEW的功能擴充上,而未進一步延續協助工程師輕鬆、快速地自動化量測作業的目標。現在,NI將重拾此一理念,推出經過重新設計的LabVIEW NXG,以推動工作流程簡化。常見應用領域可採用簡單的互動式設定方式,來完成量測。而複雜應用領域則能運用LabVIEW所提供的完整、開放式圖形化程式設計功能。

在LabVIEW NXG 1.0版的協助下,工程師能以全新的非程式設計工作流程來擷取與重複分析量測資料,進而大幅提升桌上型量測作業的執行效率。這些非程式設計工作流程會於背景建置必要程式碼,以達到簡化自動化作業的目的。舉例來說,工程師可以拖曳相當於50行文字架構程式碼的程式碼片段。這只是LabVIEW NXG協助工程師把心力聚焦在創新,而非在程式底層細節耗費時間的其中一種方式。

Phoenix Nuclear Labs製造的商用中子產生器享譽業界,旗下客戶更遍佈醫療、能源與原料處理等產業。該公司的資深控制工程師Casey Lamers表示,隨著業務拓展,NI平台可協助其擴充軟體,以因應不斷成長的需求。現在,若要為醫療成像同位素產業採用的全新加速器開發客制化軟體,所需時間已可從數月縮短至數週;而軟體建置時間更可從數小時縮短至30分鐘。該公司是NI先驅使用者方案的成員,自2016年起便已開始使用LabVIEW NXG 的早期版本,對成效相當滿意。

LabVIEW NXG 導入了工程再造 (re-engineered) 編輯器,不僅兼具熟練LabVIEW使用者期望納入的功能,還能顧及使用者體驗,與現行軟體相輔相成。煥然一新的編輯器還可進一步延伸LabVIEW的開放特性,進而整合更多語言。現代化的編輯器會以向量圖形與縮放功能來讓使用者能放大縮小人機介面與程式開發畫面,進而提升程式設計生產力。

LabVIEW NXG 1.0為桌上型量測作業帶來徹底變革;相形之下,LabVIEW 2017的新功能則以大型、複雜、分散式測試、嵌入式應用的開發、布署與管理應用為主軸,包括強化標準IP可互通性的相關功能,以及支援更多標準通訊協定,例如IEC 61131-3、OPC UA與安全的DDS傳訊標準。

除了正式發表LabVIEW 2017與LabVIEW NXG 1.0之外,NI在本次NIWeek的第一天,也同步揭露了LabVIEW NXG 2.0 Beta版的部分細節。相較於1.0版本,2.0版本將具備更強大的功能與更進化的函式庫(Library)、驅動程式管理機制,適合應用於複雜系統開發。以Python語言作為對比,Python 2.0與Python 3.0版本之間,有相當明顯的斷層,許多為Python 2.0撰寫的Library,在Python 3.0是失效的,且Python的Library依存管理有相當大的問題,造成程式開發者相當大的麻煩。但在NXG 2.0中,透過強大的Library管理功能,使用者遇到Library依存問題的情況將大幅減輕。

至於在版本轉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程式碼、Library改寫問題,NI也正與LabVIEW社群內的夥伴共同合作,要讓絕大多數在LabVIEW撰寫的Library及程式碼,也能順利在LabVIEW NXG版本上執行,而且相關轉換工具還會很清楚標明究竟對程式碼做了哪些修改,讓開發者能夠一目瞭然。

至於在系統開發方面,NXG 2.0 Beta版的功能也十分強大。例如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者常常會遇到必須在硬體還不存在的時候,就得開始撰寫軟體的問題,針對這點,NXG 2.0將允許使用者直接在開發環境中設定其所預期的硬體配置條件,並直接進行後續的開發工作。

標籤
相關文章

射頻/半導體測試打前鋒 PXI儀器改朝換代

2010 年 07 月 20 日

加速機器人原型開發 NI新roboRIO震撼登場

2015 年 08 月 05 日

PXI擴充標準/連接埠支援 物聯網無線測試成本再降

2015 年 05 月 18 日

技術演進一日千里 開放平台問鼎傳統半導體ATE市場

2016 年 09 月 07 日

微震/地震偵測監控廠房儀器 乘上工業4.0大浪

2017 年 06 月 28 日

全球團隊同場競技 台大拿下NI Engineering Impact入圍獎

2017 年 05 月 25 日
前一篇
資策會產業顧問學院將舉辦產業分析關鍵技能學程
下一篇
克服DSP電力限制/效率問題 卷積神經網路發展腳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