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模無線充電晶片需求短期內將無法大幅度成長。同時支援無線充電聯盟(WPC)Qi與電力事業聯盟(PMA)標準的雙模無線充電晶片,將囿於PMA技術尚未完全標準化,且生態、驗證環境不足等問題,導致其導入終端產品速度放緩,短期內將不會有太大的出貨量變化。
德州儀器(TI)亞洲區類比產品市場開發行銷經理何信龍表示,相較於已是成熟標準的Qi認證,PMA目前進展相對緩慢,其技術尚未標準化,且認證規範也未定,目前所有聲稱通過PMA「預認證」(Pre-certification)的晶片皆奠基於該組織創立成員Powermat的先前產品規格,但未來認證規格仍有許多變數。
何信龍進一步指出,目前WPC已在全球設立多家授權標準認證實驗室,如台灣的耕興及德國萊因(TUV Rheinland)、日本的UL、韓國的SGS Korea、美國的DLS等,能因應無線充電周邊產品出貨量增加而提供即時、大量的服務,然而,反觀PMA的認證機構卻尚未到位,此舉將延宕終端產品的出貨時程。
縱然三星(Samsung)、樂金(LG)、宏達電已於4月中成為PMA新成員,讓外界認為PMA聲勢因此大漲,未來將有許多手機支援雙模無線充電,但實則不然。何信龍強調,各品牌廠加入任何的無線充電聯盟皆有其商業政策考量,不過,單就目前支援PMA充電標準的手機數量而言,PMA的表現並不理想,上述品牌的高階智慧型手機目前仍單以支援Qi標準為主。
事實上,電信服務商的態度亦決定終端手機採用無線充電標準的選擇。據了解,目前北美的Verizon及日本的NTT DOCOMO皆力挺Qi標準,而PMA標準則僅有AT&T宣布於2014年將導入其旗下手機,短期內未能見到手機出貨量表現。
不僅如此,WPC即將在今年第四季啟動中功率(15瓦(W))無線充電標準認證,此舉將有助於WPC跨足平板電腦無線充電市場,但中功率無線充電晶片在雙模無線充電方案中則毫無用武之地,由於PMA標準目前僅能提供5瓦以下的充電功率,因此,雙模無線充電方案也僅能提供低功率充電服務,亦即該方案與平板電腦市場無緣,導致晶片出海口有限。
何信龍指出,雖然雙模無線充電晶片議題火熱,但德州儀器目前仍將建議客戶先專注於生產支援WPC 1.1標準的產品,待今年下半年以後PMA新一代、正式版的標準出爐,且驗證環境更加完備以後,再行切入PMA市場,甚至是雙模無線充電方案,而德州儀器目前雙模無線充電接收器晶片已屆樣品階段、發送器技術亦已相當成熟,待PMA崛起以後,將可即時提供客戶最新的雙模無線充電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