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C廠競插旗 能源採集市場戰火熾

作者: 鄭景尤
2014 年 01 月 03 日

能源採集(Energy Harvesting)市場熱度正迅速加溫。在各式無線感測器及薄膜電池(Film Battery)當道的趨勢帶動下,能源採集勢力將在行動裝置、機器對機器(M2M)等各式應用領域中快速崛起,成為物聯網(IoT)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而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廠商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等正磨刀霍霍,接連發布最新產品搶先卡位市場。


市調機構Researchmoz分析師Susan Eustis表示,將環境能源(Ambient Energy)轉換到能源採集系統的方案,可以提供可攜式電子長期廉價且簡易的供電、儲電方式,係十分實用且引人注目的技術。


Researchmoz最新市調報告指出,2012~2019年能源採集元件市場規模將由1億3,140萬美元爆發成長至42億美元,主要成長動能係市場對於薄膜電池的微電源(Micro Power)等級充電需求,以及全球對於控制系統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熱潮。以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及行動醫療(m-health)應用為例,能源採集元件即可讓手持通訊裝置更為堅固耐用。


事實上,能源採集技術逐漸在消費性電子及工業應用市場嶄露頭角,原因在於其可以協助對電池十分依賴的電子產品擺脫電源插座及電線的束縛,且能源採集設備效率已達到理想層級。目前能源採集市場正由初始採用階段逐漸邁入快速擴張期,最終能源採集元件將做為為電池及智慧型手機充電之用。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能源採集元件收集能源之先進儲存設備亦為提高市場滲透率的重要關鍵,而在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及薄膜電池在價格上已有顯著變化,逐漸開始具備成本效益的情況下,能源採集方案的能見度亦將逐漸有起色。


看好能源採集市場發展後勢,半導體廠商已積極布局對應產品線,包括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芯科實驗室(Silicon Labs)、凌力爾特(Linear Technology)、英特爾(Intel)等皆於2013年發布單一元件或參考設計,主要係藉由震動(Vibration)、光電、壓電(Piezoelectric)等技術實現能源採集功能,而目前已可見到愈來愈多的應用出現在智慧城市、油井監控系統、智慧照明開關等,提供自我供電功能。

標籤
相關文章

卡位物聯網 ARM成立英國首個M2M論壇

2012 年 07 月 31 日

為物聯網點燈 GSMA/高通力推Connected Life

2012 年 12 月 04 日

搶食5G大餅 愛立信/LG Uplus攜手合作

2015 年 10 月 20 日

打破M2M區域隔閡 u-blox大秀四頻LTE Cat M1模組

2017 年 05 月 09 日

英飛凌推eSIM開發解方 消費電子/M2M趨勢看漲

2020 年 07 月 03 日

芯科購併Telegesis 擴增ZigBee/Thread模組陣容

2015 年 11 月 25 日
前一篇
創意電子攜手円星推出USB 3.0矽智財方案
下一篇
超低功耗Sub-GHz收發器問世 無線感測器導入能源採集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