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成立光輻射安全實驗室 守護雷射/LED應用產品安全

由於雷射與LED光學技術在終端設備的導入逐漸普及,人們對於相關光學產品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為因應此趨勢,國際安全認證機構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於台灣的光輻射安全測試服務實驗室日前正式開幕。...
2018 年 01 月 17 日

智慧喇叭行情看俏 2018年出貨量挑戰5,000萬台

在2018年CES展期間,Google大規模展示Google Assistant在多種家電設備上的應用;高通(Qualcomm)亦推出相關解決方案,讓OEM廠商能更快速打造智慧喇叭產品。智慧喇叭儼然成為2018年度CES展會最受關注的設備之一。隨著相關技術逐漸成熟,智慧喇叭的出貨量將以更快的速度成長。研究分析機構Canalys預測,在2018年出貨量將增長至5,630萬台,並且將以Amazon...
2018 年 01 月 16 日

瞄準智慧家庭商機 阿里/聯發科攜手推動藍牙mesh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與聯發科日前在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簽署策略合作協議,針對智慧家居控制協定、客製化物聯網晶片、AI智慧裝置等領域展開長期密切合作,助力加速智慧物聯網(IoT)的發展。雙方將聯手打造首款支持藍牙mesh技術的Smartmesh無線連接方案,將基於IoTConnect智聯網開放連接協議,推進藍牙mesh技術在智慧家居的商用落地。...
2018 年 01 月 15 日

USB-IF正式發布快充規範 認證機制把關充電器品質

USB開發者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 )於近日宣布拓展其認證的USB充電器規範(Certified USB Charger Compliance)以及USB快速充電認證標誌計畫。該快速充電認證亦支援USB-PD...
2018 年 01 月 12 日

賽靈思執行長交棒 原營運長Victor Peng接班

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元件廠賽靈思(Xilinx)於日前宣布,現任執行長暨總裁Moshe Gavrielov已通知董事會,將於2018年1月28日卸下公司與董事會的職務,董事會則已選出營運長Victor...
2018 年 01 月 10 日

因應IoT多元需求 MCU強調應用最佳化

由於萬物聯網需求將帶動各種不同產品將搭載連線功能,對於微控制器(MCU)領域而言將是一大挑戰。不同的設備在連動感測、無線聯網在與MCU串連時,都將面臨不同的系統整合考驗。在此狀態下,專用標準產品(ASSP)...
2018 年 01 月 09 日

8/32位元MCU分頭進擊 16位元MCU市場逐漸萎縮

在ARM核心的開放開發環境之下,研發人員利用32位元微控制器(MCU)開發應用的成本逐漸降低,晶片價格亦因為供應商眾多而隨之下降。儘管如此,8位元MCU具備更低廉的價格,加上低階應用市場的規模依然龐大,因此,儘管32位元MCU出貨量急起直追,仍未超越8位元MCU。相較之下,16位元MCU便成為被8位元與32位元MCU夾殺的產品。...
2018 年 01 月 08 日

磁共振/RF大顯身手 無線充電前瞻技術撥雲見日

儘管目前磁共振與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無線充電技術未能進駐市場規模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然而這兩項技術因具備能遠距離傳輸電力的優勢,產學研界皆努力突破技術瓶頸,試圖拓展可行應用,近來也已有了重大突破。
2018 年 01 月 08 日

IoT需求百百款 開發平台降低MCU應用開發成本

物聯網(IoT)設備的連線需求隨著使用情境而有差異,對於微控制器(MCU)的需求也有不同。對於競爭激烈的MCU廠商而言,除了追求硬體成本的競爭力之外,客戶的應用開發成本、上市時間也是必須考量的重要環節。因此,開發平台的完善與否,也是MCU供應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018 年 01 月 05 日

AirFuel調整發展方向 磁共振轉進封閉型應用

目前在消費型產品市場,顯然已由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的Qi規格為大宗,基礎建設也逐漸成熟,無論是發射端或是接收端,都將以此模式發展。而由AirFuel所主攻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也將在其他應用領域大放異彩。
2018 年 01 月 04 日

iPhone帶動類載板商機 中韓廠商持續跟進

由於各種終端設備越發講求輕薄,因此逐漸將PCB的規格推向IC載板。蘋果(Apple) iPhone X便使用了類載板(Substrate Like PCB, SLP),未來也能看到中國、韓國的手機大廠在更多旗艦機種導入類載板,該趨勢也將帶動相關材料發展。...
2018 年 01 月 03 日

無線快充技術瓶頸有解 Qi規格市場即將爆發

隨著Qi規格手機無線充電發射端與接收端的技術皆已成熟,在各品牌高階商品導入之後,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將在於中階產品的推廣。因此,零組件成本與充電安全成為重點議題,唯有同時掌握此二條件,無線充電功能才能在智慧型手機設備普及。
2018 年 01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