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未來五年自駕發展 賽靈思進攻大中華市場

自動駕駛市場蓬勃發展,不僅是傳統車廠投入,亦出現許多網路公司投入該市場。在未來五年,更是自動駕駛與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發展的關鍵時期。看好此趨勢在大中華區的發展,賽靈思(Xilinx)於今年正式成立大中華區部,加強投入該區域市場。...
2018 年 07 月 30 日

多線圈提升精準度 磁感應無線充電更靈活

消費型產品的無線充電滲透率持續上升中,目前對於市面上的高階智慧型手機而言,無線充電功能已相當常見;在未來,相關基礎建設的發展將是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為了彌補磁感應無線充電必須對準線圈才能充電的缺點,提升無線充電板中的線圈數量將成為未來趨勢。...
2018 年 07 月 26 日

AI加持無懼高傳輸量 影像監控升級4K有譜

視訊應用商機龐大,在攝影機導入人工智慧之後,4K高解析度也將不再造成傳輸負擔。因此,眾廠商紛紛投入相關產品開發。
2018 年 07 月 23 日

平板/筆電新應用將起 OLED設備支出2020回溫

由於蘋果(Apple)iPhone X的出貨量低於預期,三星SDC(Samsung SDC)OLED顯示器的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然而,根據顯示器研究機構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2018 年 07 月 20 日

諾基亞推自家晶片組 5G布建成本降

諾基亞(Nokia)近年積極開發各項5G相關應用業務,亦積極參與標準制定,以協助智慧港口、車聯網、智慧工廠等應用場域的5G連線技術發展。為此,諾基亞更推出了自家晶片組,以做到基地台的微型化並降低5G建置成本。...
2018 年 07 月 19 日

AI+3D機器視覺應用多 大廠齊展示工業機器人方案

由於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AI)風潮興起,全球機器人大廠便開始在其機器視覺系統裡導入機器學習功能,欲打造工業機器人產品新的技術壁壘。包括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DAIHEN與三菱電機等多家工業機器人大廠,均展示了AI深度學習於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的應用,包括表面檢測、工件位置、力回饋自我調整等功能。...
2018 年 07 月 18 日

相關法規紛通過 台灣電動/自駕車即將上路

目前全球各國皆積極布局自動車與自駕車的技術與法規,台灣亦有所發展。在電動車方面,台灣憑藉著穩健的半導體優勢,正逐漸部署完整供應鏈。除此之外,政府也積極推動自駕車相關法規通過,在2018年下旬,便能看到第一個開放性場域的自駕車展示。...
2018 年 07 月 16 日

整合多通訊標準實現機聯網 IIoT再創新商業模式

要實現工業現場設備監診,進而做到預防性維護,廠區的通訊基礎建設是否完善是一大關鍵。若實現該願景,OEM製造業者能夠遠端監測銷售出的設備,並在設備停機前預先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2018 年 07 月 15 日

ST進軍工業感測市場 滿足預防性維護多樣化需求

預防性維護能有效提升工業製造的效率,降低停機時間與停機所帶來的損失。而環境感測器在預防性維護建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意法半導體(ST)秉持著在感測器領域的深厚實力,並以系統單晶片(SoC)與系統級封裝(SiP)整合技術,提供工業應用環境所需要的多元產品組合。...
2018 年 07 月 12 日

產業邁向AI化 軟硬整合再創新價值

在新竹科學園區聚集了許多硬體廠商,為了加強人工智慧(AI)的發展,接下來也將規畫軟體大樓,使軟硬結合的觀念深植園區。在未來,人工智慧不但是一個全新商機,各產業該如何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於原本的業務之中更是一大挑戰。...
2018 年 07 月 10 日

交大校長張懋中專訪 海納百川培養創新人才

隨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多元,對於各產業而言也越來越重要,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亦隨之提高。而此趨勢也將影響大專院校中相關科系的課程規畫。
2018 年 07 月 09 日

3D成像/感測迅速導入消費電子 2023市場上看185億美元

由2017年蘋果(Apple)推出了iPhone X開始,使用結構光原理設計的相機模組與光學元件,以及近紅外光(NIR)全域快門(Global Shutter)感測器,成為了消費性產品3D感測技術的新技術標準,各手機大廠皆積極在自家產品中導入該技術。因此,預計相關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到了2023年有望達到185億美元市場規模。...
2018 年 07 月 0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