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應用GPU負擔吃重 DPU出手解圍

安謀(Arm)日前推出了Mali-D71、CoreLink MMU-600及Assertive Display 5這三項全新的顯示解決方案。其中,Mali-D71是安謀推出的新概念方案,稱為顯示處理器(DPU),定位為繪圖處理器(GPU)的協處理器。該處理器可支援4K...
2017 年 11 月 06 日

數碼港/港科大做發展後盾 香港新創科技聚焦產業痛點

香港政府近年藉由成立數碼港,期望扶植香港新創科技的發展。這樣的願景近期在科技大學、天使投資脈絡的響應下,確立了「聚焦產業痛點」發展方向。目前一家成立約兩年的香港新創公司--呢度廣告,已運用自家網路平台進行閒置廣告空間管理,將可望充分滿足香港中小企業,在特定地區、對象的廣告刊登需求,並進而改善宣傳單滿街貼的公共問題。
2017 年 11 月 04 日

迎接5G B2B2X 應用服務須瞄準使用者痛點

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和日本電波產業會(ARIB)日前於台北聯合舉辦「台日5G智慧手機應用服務研討會」。與會人士認為,為迎接5G B2B2X時代的到來,產業應在隱私、使用不方便等使用者經常遭遇的問題上,考慮得更為周全,以便讓使用者或企業在採納新科技時更具信心。...
2017 年 11 月 02 日

5G相位雜訊要求高 是德PXIe訊號產生器克服挑戰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推出首款可擴充的PXIe微波訊號產生器M9383A,其頻率覆蓋範圍高達44GHz、調變頻寬達1GHz,可產生用於新興5G、航太與國防DVT應用的複雜波形。此外,該產生器同時結合了該公司DDS技術與VCO合成器,可滿足5G量測對相位雜訊的嚴格要求。...
2017 年 11 月 01 日

待機電力創新低 TI發布LLC諧振控制器

LLC控制器待機電力再創新低。德州儀器(TI)近日推出一款整合高壓閘極驅動器的新型LLC諧振控制器,伴隨全球節能減碳浪潮,該LLC控制器突破性地提供了小於40 mW的待機電力,其將可望促使今後的AC/DC應用,包括數位電視、遊戲轉接器、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轉接器,以及電動工具充電器等,得以具備更低的待機電力以及更長的使用壽命。...
2017 年 10 月 31 日

推升RF應用元件整合度 氮化鎵特性一鳴驚人

若要以矽(Si)與砷化鎵(GaAs)材料實現基地台、相位陣列雷達等RF應用,勢必得增加額外的散熱、保護晶片元件,而氮化鎵(GaN)適合高功率應用的材料特性,將可望解決這個問題,進一步推升RF應用元件的整合度。...
2017 年 10 月 27 日

改善香港街頭廣告亂象 數碼港新創公司有妙計

香港政府近年藉由成立數碼港(Cyberport),在財務、辦公地點等多方面扶植香港新創科技之發展。如今一家成立約兩年的香港新創公司–呢度廣告(LeDo ADs),已在數碼港的協助下,以網站平台進行閒置廣告空間管理。由於該平台操作方式效率頗高,將可望充分滿足香港中小企業,在特定地區、對象的廣告刊登需求,並進而改善街道宣傳單黏貼的亂象。...
2017 年 10 月 26 日

獲德國萊因O&M認證 聚恆PV電站維運品質受肯定

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長期發展中,電站維運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有鑑於此,德國萊因(TÜV) 18日於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覽會(PV Taiwan)上宣布,聚恆科技成為全台第一家取得運轉維護(Operations...
2017 年 10 月 23 日

專訪亞旭電腦業務總部資深處長林義超 亞旭強攻藍牙mesh智慧家庭應用

智慧家庭應用搶先支援藍牙mesh架構。即便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於7月才剛宣布釋出藍牙mesh網狀網路的相關規格,不過高度看好Mesh網路潛力的亞旭電腦,早已搶先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採用藍牙mesh網狀網路的智慧家庭應用。
2017 年 10 月 22 日

根治太陽能棄光 併網饋線扮要角

太陽能電站可實現分散式布建,但若沒有適當的併網輸配線路,將導致棄光現象產生。茂迪董事長暨執行長張秉衡認為,台灣太陽能系統電站建設,面臨土地、資金與併網能力三大阻礙。其中,併網能力更是許多大型電站未能成功開發的主因。因此,伴隨台灣太陽能電站布建量的逐步增加,併網的輸配線路建設,也必須加快腳步。經濟部能源局主任秘書蘇金勝則指出,台電正計畫透過特高壓系統直接將太陽能電站所產生的電力送進電網,以解決變電容量承載限制的問題。...
2017 年 10 月 20 日

香港電子展首設新創區 AI前瞻應用大放異彩

由香港貿發局(HKTDC)主辦的第37屆香港秋季電子展,已於10月16日落幕。相較於往年展會,今年其首次於7個展覽會設立「初創專區」,並以優惠價協助新創公司參展。伴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前瞻應用的開發浪潮,該扶植性措施帶來的效應相當可觀,為許多初起步的新創公司,帶來了接訂單、對外曝光的良好機會。...
2017 年 10 月 19 日

VCSEL光束集中 iPhone X臉部掃描非它不可

蘋果(Apple)今年推出的iPhone X中,以TrueDepth相機實現的臉部辨識技術Face ID,是最吸睛的亮點。雖然蘋果並未公開說明TrueDepth相機背後的核心技術,但考量到紅外線(IR)技術的先天限制,專家認為,該相機惟有採用光波發散角度小、光束集中的VCSEL元件,並搭配時差測距技術才有辦法實現。...
2017 年 10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