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Google 台廠自製無人汽車有譜

台灣已具備無人車研發能力。在Google推出無人車並進行道路測試後,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近期亦研發出具備無人車雛形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並在成本與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競爭優勢,可望於未來5年追趕上國際大廠腳步,實現首款國產無人車。 ...
2014 年 09 月 16 日

推動LTE群播服務 首款eMBMS電視接收器問世

Altair、D-Link以及Roundbox等業者合作開發首款用於電視可支援長程演進計畫(LTE)演進式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eMBMS)標準的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接收器(Dongle),藉由讓視頻內容同時傳輸給多個使用者,可大幅提升LTE網路使用率。 ...
2014 年 09 月 15 日

突破磁共振設計關卡 無線充電使用更便利

借力磁共振技術發展,無線充電系統已可進一步提升空間自由度與一對多充電功能,大幅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元件製造商與實驗室正著手解決因採用高頻率所帶來的設計挑戰,待產品陸續問世,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將更臻成熟。
2014 年 09 月 13 日

提升雲端運算效能 英特爾處理器支援SDI

英特爾(Intel)為提升雲端資料中心的運作以及能源管理效率,並加速資料中心(Data Center)轉型,推出可支援軟體定義基礎架構(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
2014 年 09 月 12 日

科技大廠紛動員 大陸智慧家庭商機一觸即發

中國大陸智慧家庭商機即將引爆。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裝置後,智慧家電已成為大陸科技業者爭相競逐的新戰場,包括百度、小米、騰訊、美的電器、京東商城等,皆已將投資目光轉移至此並搶先布局相關應用,為該市場注入強勁成長動能。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至2017年中國大陸智慧家庭市場產值將達80億美元,較2013年大增160%。 ...
2014 年 09 月 11 日

整合度大躍進 Intel推出微型3G數據機

英特爾(Intel)針對未來龐大的聯網設備商機,推出小型3G數據機,期透過高度整合元件解決如穿戴式電子等新興裝置微型化設計所帶來的挑戰,並降低整體物料成本,同時提供理想的3G聯網效能。 ...
2014 年 09 月 05 日

防範內容盜版問題 OTT/聯網電視晶片安全受矚目

智慧聯網電視商機起飛與OTT(Over-The-Top)內容的激增,使得相關產品製造和服務供應商對於安全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殷切,因此聯網電視晶片商晨星在新一代聯網電視晶片中加入了由Rambus安全部門Cryptography...
2014 年 09 月 03 日

鎖定e-Health應用 IEEE發布穿戴式產品標準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發布適用於穿戴式醫療應用的IEEE 1708標準。著眼於電子醫療(e-Health)應用快速興起,而既有標準已無法滿足新興穿戴式裝置對於長時間連續、即時及遠距離生理訊號量測的需求,因此IEEE發布新版標準,以促進新一代穿戴式醫療裝置發展。 ...
2014 年 09 月 03 日

WPC/A4WP新標準相繼出爐 磁共振無線充電開新局

WPC與A4WP兩大標準陣營接連發布新版規範,使無線充電確立朝向磁共振發展的趨勢,同時驅使晶片商與製造商加緊布局兼容磁共振與磁感應技術的過渡方案,待首波產品上市,必將掀起新一波採用熱潮,進而加速拱大無線充電市場。
2014 年 09 月 01 日

14nm代工服務添賣點 Intel推低成本封裝方案

英特爾(Intel)推出嵌入式多裸晶橋接(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 EMIB)技術,並提供原本用於內部自有產品的高密度模組測試(High Density...
2014 年 08 月 29 日

突破擺放限制 磁共振無線充電更便利

相較於磁感應無線充電,磁共振方案在使用上具備更高的便利性,不僅受電端裝置毋須準確放置於充電板、可達更長的充電距離,更能同時對多個裝置充電,將為製造商帶來可觀的應用商機。 高創行銷部副理王世偉表示,磁感應技術的充電距離受限於線圈尺寸,因此在受電端裝置體積有限的情形下已面臨距離上的瓶頸;而磁共振技術在這方面尚未達到物理限制,因此距離仍有增長空間。磁共振無線充電的優勢,在於當充電距離拉長或是沒有對準發電板的情況下,雖然會導致充電效率降低,然而不至於造成充電能力的喪失。 ...
2014 年 08 月 28 日

搶當無線充電主流 磁共振標準競爭開打

無線充電朝向磁共振發展的趨勢已幾乎底定,但在兩大磁共振標準無法兼容的情況下,該採用何種規範旋即成為業界關注的議題;其中,包含方案價格、技術挑戰、發展前景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下一階段市場的發展態勢。 ...
2014 年 08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