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帶來洗牌效應 超前布署才能成為新贏家(2)

循環經濟不只能有效削減企業營運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也會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商機。倘若循環經濟的規模持續擴大,不只會影響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也可能改寫我們所認知的供應鏈關係。 品牌端也推循環經濟 再生材料/舊設備再利用...
2023 年 07 月 03 日

循環經濟帶來洗牌效應 超前布署才能成為新贏家(1)

循環經濟不只能有效削減企業營運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也會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商機。倘若循環經濟的規模持續擴大,不只會影響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也可能改寫我們所認知的供應鏈關係。 對高科技業而言,削減碳足跡是推動循環經濟最主要的誘因。但有趣的是,循環經濟發展有成的企業,往往會長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副業。且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發展出這些新的副業,經營規模持續擴大,還有可能進一步在其他產業掀起巨大的蝴蝶效應,改變整個產業的發展走向。...
2023 年 07 月 03 日

應用障礙逐步掃除 WBG元件普及大步向前(2)

寬能隙元件能為電源、逆變器等功率應用帶來極大的效益,但在設計導入方面也有相當的門檻存在。因此,如何降低設計導入的門檻,成為供應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GaN驅動難題有解 台達實現百瓦功率密度 同樣屬於寬能隙半導體的氮化鎵功率元件,也跟碳化矽元件一樣,能協助電源開發者實現更高的電源密度。然而,氮化鎵元件的驅動與控制方式與矽元件大相逕庭,因此在高功率應用的設計開發上,有比較多技術議題需要克服。...
2023 年 07 月 03 日

應用障礙逐步掃除 WBG元件普及大步向前(1)

寬能隙元件能為電源、逆變器等功率應用帶來極大的效益,但在設計導入方面也有相當的門檻存在。因此,如何降低設計導入的門檻,成為供應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寬能隙(WBG)元件能讓電源、逆變器等設備的功率密度大幅增加,被認為是足以讓電力電子、馬達驅動等應用進入全新時代的革命性技術。然而,不管是碳化矽(SiC)或氮化鎵(GaN),都有著與傳統矽元件不盡相同的特性,尤其是氮化鎵,其操作頻率、驅動方式,都跟矽元件有著極大的差異。...
2023 年 07 月 03 日

轉廢為能/轉廢為資雙管齊下 中鼎集團打造循環經濟一條龍(2)

談到循環經濟,「轉廢為資」與「轉廢為能」是兩個很重要的面向,但因為涉及的技術領域截然不同,若想在這兩個方向同時推進,跨領域的技術整合業者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轉廢為能 推動環境永續大步向前 除了水資源跟廢溶劑回收這類「轉廢為資」的循環經濟項目外,用廢棄物發電,實現「轉廢為能」的投資項目,也有助於削減企業經營所產生的碳足跡。...
2023 年 06 月 30 日

轉廢為能/轉廢為資雙管齊下 中鼎集團打造循環經濟一條龍(1)

談到循環經濟,「轉廢為資」與「轉廢為能」是兩個很重要的面向,但因為涉及的技術領域截然不同,若想在這兩個方向同時推進,跨領域的技術整合業者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提到高科技產業的循環經濟,一般聯想到的都是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再生利用。但循環經濟不只是將資源回收再利用而已,在處理廢棄物的同時,將其轉化成電力,實現「轉廢為能」,也是協助企業削減碳排放的有效途徑。因為,在許多狀況下,將廢棄物焚化的汽電共生,也會被認定為再生能源的一種。...
2023 年 06 月 30 日

強化早期模擬能力 Ansys Discovery增加電磁模擬功能

利用模擬工具進行設計探索,在產品開發初期就找出最有潛力的設計方案,是加快產品開發速度、節省成本的關鍵所在。Ansys Discovery就是一款專門針對這類需求所開發的3D模擬軟體。但由於Ansys Discovery以往並不支援電磁(EM)模擬功能,因此對5G、IoT應用的開發者而言,Ansys...
2023 年 06 月 30 日

異丙醇回收已成大勢所趨 循環經濟減碳很有感(2)

為達成全面碳中和的目標,台灣高科技業一方面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同時也全力推動循環經濟,藉由種種資源循環利用的手段來削減自身的碳足跡。其中,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利用,是當前高科技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大主軸。 擴大推動循環經濟面臨諸多挑戰...
2023 年 06 月 29 日

異丙醇回收已成大勢所趨 循環經濟減碳很有感(1)

為達成全面碳中和的目標,台灣高科技業一方面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同時也全力推動循環經濟,藉由種種資源循環利用的手段來削減自身的碳足跡。其中,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利用,是當前高科技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大主軸。 氣候變遷是當前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隨之而來的淨零碳排要求,更是所有高科技業者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為削減自身營運的碳足跡,早日達成全面碳中和,高科技業者不僅要積極導入再生能源,更需要發展循環經濟,盡可能將製程中使用過的水與化學品回收再利用。...
2023 年 06 月 29 日

imec/ASML攜手推動高數值孔徑EUV技術發展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及艾司摩爾(ASML)近日宣布,雙方計畫在開發最先進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光(EUV)微影試驗製程的下一階段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 比利時微電子與ASML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高數值孔徑EUV技術發展...
2023 年 06 月 29 日

Lam Research推出晶邊沉積方案 晶圓良率更上層樓

在晶圓製造的過程中,一再重複的製程很容易導致殘留物和微粗糙沿著晶圓邊緣積聚,降低晶片生產良率。為解決此一問題,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近日發表了一款晶邊沉積解決方案,藉由在晶圓邊緣兩側沉積一層專有保護膜,可防止殘留物和微粗糙堆積在晶圓邊緣,進而提升良率。...
2023 年 06 月 28 日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AI的旅程才剛剛開始(2)

超微(AMD)日前於美國舊金山舉行資料中心與AI技術發表會,超微執行長蘇姿丰於Keynote演講中分享了該公司對資料中心、AI應用未來發展的看法、對應的產品,以及公司如何使用Chiplet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本文為蘇姿丰演說的重點摘要。...
2023 年 0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