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嵌入式IoT防護 落實零信任安全政策

隨著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等新興應用快速發展,加速物聯網(IoT)應用普及,台灣擁有完整的資通訊(ICT)產業供應鏈,經常成為駭客鎖定的標的,背後目的不外乎求財、求名,甚至是政治意圖。 Check...
2024 年 01 月 02 日

RPA優化工作流程 循序漸進落實數位轉型

在台灣已經營超過50年的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憑藉著堅實的品質管理和環境保護機制,連續6年獲得ISO 27001認證,並連續20年榮獲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數位事業行銷處市場經理王延安指出,富士軟片資訊憑藉長期累積的經驗,協助企業運用RPA處理無效率的人力操作,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可提高生產力。...
2023 年 05 月 02 日

解析產業聯網行為模式 支援應用安全與合規

當前製造業致力推展數位化轉型,以獲得敏捷性並保持競爭優勢。隨著原有集中部署在地端的應用系統逐漸遷移到混合/多雲環境,IT/OT須具備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提高能見度以降低資安與合規治理的風險。...
2023 年 05 月 02 日

從雲到端補齊安全效能 為台商搭建全球防護網

隨著全球疫情逐漸消退,人們恢復正常生活,但三年來企業為因應防疫而加速發展的數位化應用、調整員工辦公型態,預期仍將持續增長。對此,Aruba邊緣服務平台(ESP)正可基於零信任與SASE(Secure Access...
2023 年 05 月 02 日

NAS結合雲端平台服務 兼顧合規與安全防護

隨著各產業積極推進數位轉型,製造業如何在數位化與數位優化過程中應對資料完整性、資料同步即時性、資料再利用與資料安全等挑戰,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台灣資料管理方案供應商群暉科技(Synology)以其在資料管理領域的專業經驗,針對上述挑戰提出了一套資料管理架構。...
2023 年 05 月 02 日

產業AI化加速整合 駕馭ESG時代商機

全球科技巨頭積極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例如近期熱門的生成式AI已展現卓越成果。台灣在此趨勢中也展示出獨具特色的研發實力。2022年,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廖弘源帶領的團隊,繼2020年發表電腦視覺領域的YOLOv4之後,再度發表具有更高辨識度和擴充性的YOLOv7物件辨識(Object...
2023 年 05 月 02 日

融合IT/OT全面提升工控網路安全

為了讓OT場域運用IT技術提升可管理性與安全性,Cisco提出DNA SD-Access解決方案,可將防護延伸擴展到OT環境,讓普渡(Purdue)模型中第0層到第3層之間的OT網路,以及第4、5層的IT網路,可採用相同技術實作控管。...
2023 年 01 月 12 日

依循標準打造國際認可工控資安防線

工業控制系統(ICS)的弱點大多存在於供應鏈、維運、設備彼此溝通、設備依存性、工程階段,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ureau Veritas)立德商品試驗有限公司新事業發展處技術經理李培寧指出,若參考全球普遍採用的IEC...
2023 年 01 月 12 日

依廠區流程建構OT網路安全性

近年來工控場域接連遭受勒索軟體感染,使得企業、主管機關開始正視資安防護議題,但唯有了解工業網路環境存在的弱點,才可準確的施以防護措施。台灣洛克威爾國際(Rockwell)客戶工程服務部資深工程師黃彥凱指出,Rockwell身為OT領域的專家,更能協助企業設計符合OT場域的方案。...
2023 年 01 月 09 日

工控物聯網資安照步來 國際化準則融合OT/IT安全

近年來工控場域接連遭受資安威脅及勒索軟體感染,促使企業、主管機關開始正視資安防護議題,不僅上市櫃公司須設立資安長與專責單位,本土製造業亦陸續成立聯盟、聯誼會,相互交流威脅情資,為營運場域強化韌性。 制定管理辦法與部署防護措施之前,首要得先釐清工業網路環境存在的弱點。Rockwell客戶工程服務部資深工程師黃彥凱指出,工業領域的威脅型態可區分為內部與外部,內部通常是由IT環境擴散到OT場域所導致。過去企業投入資源部署IT防護技術時很少考量到OT場域,主要因素是誤以為封閉式網路理應安全無虞,但實際上卻是漏洞百出。例如工廠常見部署NTP(Network...
2023 年 01 月 05 日

雲端原生平台維護IoT高等級安全

為優化營運效率、預測性維護、庫存管理等因素,企業大舉投資導入物聯網應用。以智慧倉儲為例,過去仰賴人力操作堆高機搬運貨物,已改由機器人來執行重複性高的動作。諸如此類物聯網應用場域,皆可採用Aruba解決方案來實踐可管理性與安全性,藉由其辨識聯網裝置、配置存取權限,並且解析行為模式的防護能力來降低營運風險。...
2023 年 01 月 05 日

精準掌握應用層關聯性 網路微分段遏止攻擊擴散

進入到萬物聯網世代,外部攻擊滲透管道變多,企業難以絕對避免資安事件,故可利用微分段技術來控制風險,阻斷駭客攻入後的橫向移動,才有機會最大程度降低損害。 零壹科技技術顧問謝季樺說明,所謂的「微分段」概念,就如同船舶設計隔板來創建水密隔艙,當船舶遭遇意外使船艙少部份破損進水時,其他尚未受波及的水密隔艙則還能提供船舶浮力,減緩立即下沉的風險。微分段的概念即是避免單點被勒索軟體感染,不至於造成整體營運被迫中斷。...
2023 年 01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