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FinFET設計商機 EDA廠搶推16/14奈米新工具

EDA業者正大舉在FinFET市場攻城掠地。隨著台積電、聯電和英特爾(Intel)等半導體製造大廠積極投入16/14奈米FinFET製程研發,EDA工具開發商也亦步亦趨,並爭相發布相應解決方案,以協助IC設計商克服電晶體結構改變所帶來的新挑戰,卡位先進製程市場。
2013 年 08 月 26 日

開拓行動應用新藍海 品牌廠瞄準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已成為品牌廠新布局焦點。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出貨年成長率逐漸放緩,平均售價(ASP)也將跌破300美元,因此各大品牌廠已將穿戴式裝置視為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後,下一波搶攻目標,以增添新的營收成長動能。 ...
2013 年 08 月 23 日

支援4K2K解析度 MHL 3.0強勢登場

行動高畫質連結(MHL)聯盟正式發表MHL 3.0規格。MHL聯盟於20日公布MHL 3.0最新規格,其頻寬將為先前規格兩倍,並可支援超高畫質(UHD)解析度、更寬廣的色域範圍。不僅如此,MHL 3.0採用高速雙向通道,可在顯示器播放4K×2K影片同時,提供消費者高速儲存與周邊輸入設備連接服務。 ...
2013 年 08 月 23 日

搶攻500MHz以下市場 R&S祭中低階示波器

羅德史瓦茲(R&S)拓展中低階示波器產品藍圖。羅德史瓦茲日前發布具備350MHz或500MHz頻寬的中低階示波器,銜接該公司產品藍圖裡低階與高階示波器頻寬斷層,欲以更高的價格競爭力及更精準的量測效能,吸引通訊協定晶片、電源應用等領域廠商青睞。 ...
2013 年 08 月 21 日

瞄準資料中心商機 三星3D NAND SSD出擊

三星(Samsung)發表業界首顆基於3D NAND技術的固態硬碟(SSD)。三星電子於日前快閃記憶體高峰會議(Flash Memory Summit 2013)中推出採用3D V-NAND技術的固態硬碟,欲以1TB的超高容量與極高的可靠度鞏固該公司於商業伺服器及資料中心市場的勢力。 ...
2013 年 08 月 20 日

反擊OTT攻勢 電信商全力發展LTE網路服務

電信業者正使出全力防堵OTT(Over-the-top)業者服務攻勢。WhatsApp和LINE等OTT業者所推出的應用服務,已日益侵蝕電信商的固網和行動語音營收;因此,電信業者已研擬利用LTE網路發展智慧家庭和機器對機器(M2M)等創新服務,以進一步擴大獲利來源。
2013 年 08 月 19 日

IoT商機滾滾 嵌入式記憶體需求暢旺

物聯網(IoT)發展熱潮將推升嵌入式記憶體需求。行動裝置、汽車、工業等機器對機器(M2M)裝置對固態硬碟需求持續攀升,加上嵌入式系統因應巨量資料(Big Data)來臨,對記憶體容量的要求也翻倍成長,皆可望帶動各式嵌入式記憶體出貨量一路長紅。 ...
2013 年 08 月 19 日

迎頭趕上勁敵 美光3D NAND明年Q1送樣

美光(Micron)將於2014年第一季開始提供客戶3D NAND快閃記憶體樣品。繼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陸續宣布量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後,美光日前於投資人說明會議中亦指出,該公司平面NAND快閃記憶體製程已進階至16奈米(nm)階段,並將於2014年開始逐步轉移製程至3D...
2013 年 08 月 16 日

專訪安迅士執行長Ray Mauristsson 智慧型網路攝影機商機看俏

具備主動偵測功能的智慧型網路監控攝影機未來將大行其道。網路攝影機未來將結合系統軟體參數設定、影像辨識、通訊模組等技術,實現主動偵測功能,以提高商業管理或安全監控工作效率,避免過往使用者僅能在危機發生後才於影像資料庫中大海撈針,而錯失危機處理良機的窘境。
2013 年 08 月 15 日

搶攻穿戴式應用 4K2K LCoS微投影方案現身

矽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技術將在穿戴式應用市場大放異彩。矽基液晶顯示技術具備低成本優勢,且在近眼(Near Eye)應用中解析度表現十分理想,可望在Google...
2013 年 08 月 15 日

競相投入量產 三星/東芝3D NAND大戰開打

三星(Samsung)與東芝(Toshiba)將接連量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三星日前宣布開始量產3D垂直(Vertical)NAND快閃記憶體–V-NAND,而東芝亦不落人後,宣布將於2014年初開始量產3D...
2013 年 08 月 14 日

動口不動手 語音辨識成穿戴式裝置標配

語音辨識技術將成為穿戴式裝置的標準配備。由於穿戴式裝置設計較為輕薄,又訴求完全不用手(Hands-free)即可操控的體驗,因此語音辨識技術將成為主要人機介面;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超輕薄筆電(Ultrabook)等行動裝置導入語音辨識技術的比例持續攀升,亦有助於穿戴式裝置利用上述裝置做為雲端運算平台,實現更理想的自然語音辨識情境。 ...
2013 年 08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