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系統導入NB-IoT有機會 無線通訊費用是關鍵

台灣電信營運商NB-IoT網路布建大舉展開,其預計將鎖定耗電量低、傳輸量小的應用,包括智慧水表、停車場車位狀態偵測、寵物追蹤等。除此之外,作為綠色能源發展重點的太陽能系統,未來也將有機會採用到NB-IoT無線通訊技術,藉此取代既有的電力線通訊(PowerLine...
2017 年 07 月 25 日

紓解5G基站維運人力荒 外包工程師需求可期

5G基地台外包維運工程師需求可期。隨著5G時代的到來,基地台設備的站台數將越來越多,尤其是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的數量,將大為增加,這會讓5G基地台的維運產生龐大的人力需求。對此,上海諾基亞貝爾日前指出,電信營運商為節省人力成本,將會廣泛尋求外包工程師來完成基地台維運的工作,且在諾基亞(Nokia)打造的知識管理數據庫協助下,工程師的任務執行程序也會比過去來得更加簡單。...
2017 年 07 月 24 日

人工智慧大浪來襲 IP業者急忙搶商機

人工智慧(AI)無疑是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安謀(ARM)更選在展會期間發表針對AI運算最佳化的新一代處理器核心授權方案。然而,看好AI需求前景的矽智財(IP)授權商可不只安謀而已。在IP方案百家爭鳴的情況下,可以預料到的是,AI處理器市場將會出現許多新面孔。
2017 年 07 月 24 日

專訪索思未來戰略銷售組銷售部銷售專案總監張育豪 交換器IC克服核心叢集通訊瓶頸

運用大量處理器核心來進行平行運算,是提升電腦運算效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當處理器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後,處理器之間的通訊瓶頸與延遲,將成為拖累系統運算效能主因,特別是當處理器分散在不同主板上時,通訊的問題更須要審慎處理。為了解決大量核心叢集之間的通訊問題,索思未來(Socionext)推出了一款專用的PCIe交換器晶片方案,除了可有效降低處理器之間的通訊問題外,也可讓伺服器的整體功耗明顯降低。
2017 年 07 月 23 日

u-blox/華為攜手打造 全球首款NB-IoT智慧電表出爐

u-Blox宣布與華為、NOS、EDP Distribuição、JANZ CE等廠商,首次在葡萄牙部署NB-IoT智慧電表。該部署的技術能量,主要來自於由多家廠商共同結盟的智慧電表與NB-IoT通訊技術的營運試驗計畫,此計畫現已在里斯本的萬國公園區(Parque...
2017 年 07 月 21 日

台灣Sigfox網路布建8月開跑 2018年應用遍地開花

Sigfox基地台布建如火如荼展開。NCC於2017年6月中旬正式釋出920~925MHz非授權頻譜,並發出第一張二類電信執照給系統整合商Unabiz。Unabiz將自8月開始進行Sigfox基地台布點,同時由佐臻提供通訊模組,共同展開實地測試,該布點預計將在2017年第四季看到初步成果,並於2018年看到Sigfox應用遍地開花。...
2017 年 07 月 18 日

太陽能板全面智慧化 安全性更上一層樓

礙於成本考量,目前太陽能板尚未全面聯網化、智慧化。不過,隨著太陽能電站出現電路失配,甚至發生火災意外的事故陸續出現,智慧化所能帶來的安全效益與價值,已受到越來越多電站業者肯定。目前在傳統電站中普遍出現的電路失配現象,可透過智慧機制,讓太陽能電池彼此進行協同運算,從根本上避免過熱的問題。此外,當太陽能板火災真的不幸發生時,太陽能的單片智慧自動降壓機制,更能充分增進救火行動的效率。...
2017 年 07 月 17 日

軟性OLED面板前景看好 PI基板將成關鍵材料

OLED軟性顯示商機熱。根據IHS預估,軟性OLED顯示的市場產值將在2017年第三季首度超過硬性OLED顯示。此外,在邁向全面軟性手機的OLED技術發展上,業界也已有共識將採用具有耐高溫特性的Polyimide(PI)軟性塑膠基板,如三星(Samsung)...
2017 年 07 月 14 日

電子控制影響無人車成敗 DDS協定加速打造自駕系統

無人車系統與數據總線協定密不可分。無人車發展熱度持續延燒,但目前自駕系統軟體都還處於研發測試階段,工程師得把筆記型電腦帶到車上,才能控制自駕系統。在量產型自駕車款中,相關軟體必然要改由電子控制單元(ECU)來執行,且必須支援Terabyte等級的資料傳輸。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將是無人車能否大幅量產的關鍵因素。在資料傳輸服務(DDS)數據總線協定的快速整合下,從軟體測試邁向ECU的效率,將可望明顯提升,進一步促使無人車得以在2020年順利實現商用化。...
2017 年 07 月 13 日

柔軟度不輸OLED 電泳顯示前景看好

電泳顯示技術朝軟性顯示大步邁進。OLED技術的特性,使其在軟性顯示的地位快速崛起,不過除了OLED,同樣能以TFT技術為基礎的電泳顯示技術,也正如火如荼地研發中。雖然在動畫呈現的效果明顯遜於OLED,但其省電性的優勢卻也是OLED所不可及的,因此在節能減碳目標的導引下,電泳技術勢必將牽動未來軟性顯示的市場發展方向。...
2017 年 07 月 10 日

加成製造法發威 軟性電路板製造成本降3成

軟性電路板製造技術大突破。在現行的電子線路製程中,微影蝕刻是主流的技術,但近期軟性電路板大廠嘉聯益於生產線中導入工研院所研發的加成法微細電子線路綠色製造技術,替軟板製造節省了30~40%成本,這樣的技術能量與工研院2016年籌組的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製造技術聯盟有很大的關聯,該聯盟多方整合了與該印刷電子線路技術相關的材料、設備、製程廠商。...
2017 年 07 月 06 日

HUD顯示需求增 工研院大舉布局畫面分割專利

車聯網時代來臨,智慧型抬頭顯示器(HUD)成為頗受歡迎的裝置之一。為滿足市場需求,工研院微系統中心所開發的無失真投影光學分割技術已申請並取得台灣專利,美國與中國的專利則正在審查階段。相較於由BMW automobiles開發的同類型抬頭顯示器技術,該技術在解析度與螢幕亮度上,皆具相當優勢。...
2017 年 07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