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航太產業後起之秀 國防需求帶動太空經濟(1)

衛星和航太產業在2025年迎來成長,外星探索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包含從太空經濟和技術發展的好處,以及在地緣衝突日益加劇的情況下,為各國建立國家安全優勢。 隨著低軌衛星、發射技術與登月計畫的推進,衛星和航太產業在2025年迎來成長。同時,世界經濟論壇的太空經濟報告預測,衛星產業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11年內成長至1.8兆美元。業界人士也指出,2025年將是太空技術、監管發展和全球參與的關鍵年,儘管經濟和地緣政治存在不確定性,但各國依舊積極投入資源發展,以在未來具備戰略競爭優勢。...
2025 年 01 月 06 日

歐盟成航太產業後起之秀 國防需求帶動太空經濟(2)

衛星和航太產業在2025年迎來成長,外星探索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包含從太空經濟和技術發展的好處,以及在地緣衝突日益加劇的情況下,為各國建立國家安全優勢。 Latitude (承前文)Latitude成立於2020年,已成為歐洲最有前途的輕型發射器企業之一,該公司致力於推進可靠的技術,透過迭代開發推動創新,並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2024年1月,Latitude獲得2,700萬歐元的資金,公司計畫於2025年完成發射器組件的設計,組裝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並開始測試,目標是在2025年底進行首次發射。...
2025 年 01 月 06 日

中國EV/AI發展現優勢 政策大力支援見效(1)

中國透過大量傾銷與政府補貼方式,在電動車領域獲得高度市占,AI技術研究與專利數目攀升。目前該趨勢延伸至半導體成熟製程的領域,台灣業者應高度關注中國如何發展先進產業,提早規畫因應策略。 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技術自主,對全球與台灣產業帶來不小的威脅。中國透過大量傾銷與政府補貼方式,在太陽能、電動車、機器人領域獲得高度市占。目前該趨勢延伸至半導體成熟製程的領域,台灣業者應高度關注中國如何發展先進產業,提早規畫因應策略。...
2024 年 11 月 18 日

中國EV/AI發展現優勢 政策大力支援見效(2)

中國透過大量傾銷與政府補貼方式,在電動車領域獲得高度市占,AI技術研究與專利數目攀升。目前該趨勢延伸至半導體成熟製程的領域,台灣業者應高度關注中國如何發展先進產業,提早規畫因應策略。 (承前文)中國電動車也受益於生態系統的支持,包括從中國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的研發品質,到本地供應商深厚的在地生產能力。近年來,中國有關電動車和電動車電池的科學出版物的數量和品質顯著提升。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現,中國機構發表的有關電池的高影響力出版物占65.4%,大大超過美國的11.9%。而且,正如ASPI所寫,中國科學院在關鍵技術追蹤資料集中表現出色。它在八項能源和環境技術中的六項中處於領先地位,並且排名第一。同時,中國企業在電力推進領域的全球專利份額從2010年的2.4%增加到2020年的26.9%,成長了11倍。...
2024 年 11 月 18 日

中國半導體技術匍匐前進 試圖打破西方封鎖(1)

中國尋求在半導體產業的各個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同時減少對外國競爭對手的依賴,試圖建立有競爭力的企業。然而中國在半導體子產業的追趕,面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未來幾年,中國將占據半導體新增產能的最大市占。事實上,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指出,2025年的成長動能之一將來自2奈米的開始產出,且中國的總產能將達世界三分之一的量。中國目前擁有全球20~45奈米晶片產能的27%,以及全球50~180奈米晶片產能的30%。此外,分析師預計,中國將在2022~2026年期間建造最多的新晶圓廠或進行重大擴建,其中中國新增26座工廠,產能暴增40%。中國半導體產能大增,台廠需要留意潛在的競爭威脅。...
2024 年 09 月 05 日

中國半導體技術匍匐前進 試圖打破西方封鎖(2)

中國尋求在半導體產業的各個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同時減少對外國競爭對手的依賴,試圖建立有競爭力的企業。然而中國在半導體子產業的追趕,面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中國半導體發展概況 記憶體晶片 (承前文)半導體記憶體產業長期以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長江儲存是中國領先的NAND製造商,是一家中國國有控股合資企業,由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前國立大學控股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清華紫光集團,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發起。其投資額為240億美元,僅為最初的武漢工廠分配的初始政府資金。...
2024 年 09 月 05 日

AI力助製造業減碳 供應鏈永續發展勢在必行(1)

品牌廠對供應脫碳的高度關注,有助於帶動產業積極實現淨零排。人工智慧則可以縮短ESG揭露,與可行的業務策略之間的差距,人工智慧驅動的見解有助於減少材料浪費、降低排放並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雖然全球暖化是一個重大問題,但水資源緊張、森林砍伐、稀有自然資源枯竭和不公平的勞動等其他永續發展挑戰,也需要緊急關注,以減輕氣候變遷更廣泛的影響。人工智慧(AI)可以縮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揭露,與可行的業務策略之間的差距,人工智慧驅動的見解有助於減少材料浪費、降低排放並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圖1)。例如傳統的製造環境常常導致資源和勞動力的剝削,人工智慧和數位技術可以開發出既具有商業可行性,又具有顛覆性的新產品和服務模式。...
2024 年 07 月 16 日

AI力助製造業減碳 供應鏈永續發展勢在必行(2)

品牌廠對供應脫碳的高度關注,有助於帶動產業積極實現淨零排。人工智慧則可以縮短ESG揭露,與可行的業務策略之間的差距,人工智慧驅動的見解有助於減少材料浪費、降低排放並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承前文)而借助人工智慧驅動的模型,製造商可以透過分析整個客戶生命週期的數據,來視覺化產品影響和壽命終止模型。對市場趨勢、品牌指引原則和產品生命週期的分析,使業者能夠可視化廢物流和其他產品屬性。這有助於製造商推動產品的競爭差異化,並建立更永續的使用模式。製業者也可以直接教育消費者如何使產品更具可持續性,以及如何在產品使用後回收。...
2024 年 07 月 16 日

全球減碳商機持續 東南亞成電動車兵家必爭之地(1)

過去東南亞的交通主要依賴兩輪或三輪車,近年則因為政府的減碳目標,開始大舉補助當地的電動車銷售及供應鏈,吸引各國車廠到東南亞設廠,帶來新一波的市場競爭。 從歷史上看,兩輪或三輪車輛一直是東南亞的主要交通方式。電動自行車、踏板車和摩托車的價格相對便宜,且較不依賴專業充電基礎設施,因此東南亞過去採用電動車(EV)的速度緩慢。不過,近年來,政府與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態度正在迅速轉變(表1)。這起因於該地區對氣候變遷的擔憂,以及達到減碳目標的挑戰。...
2024 年 05 月 16 日

全球減碳商機持續 東南亞成電動車兵家必爭之地(2)

過去東南亞的交通主要依賴兩輪或三輪車,近年則因為政府的減碳目標,開始大舉補助當地的電動車銷售及供應鏈,吸引各國車廠到東南亞設廠,帶來新一波的市場競爭。 (承前文)印尼政府是大力提倡電動車發展的主要推手,佐科威政府已將電動車生產納入《2011-2025年印尼經濟發展加速與擴張總體規畫》,並在《Narasi-RPJMN-2020-2024-versi-Bahasa-Inggris》(國家中期計畫)中闡明電動車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性。根據2020~2024年的計畫,該國的工業化將主要集中在兩個關鍵領域,一是農業、化學和金屬產品的上游生產,第二是提高價值和競爭力的產品製造,這些產品涵蓋廣泛的領域,包括電動車。...
2024 年 05 月 16 日

物聯網市場飆速成長 聯網資安風險不可輕忽(1)

物聯網市場發展飛快,在加快製造業自動化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更多職缺。而物聯網廠商也需要留意聯網設備普及後,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依照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驗證產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3.1%,2025年將成長3.3%。此外,到2023年12月,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和聯網設備最多的國家,經歷2009年以來最長的通貨緊縮趨勢後,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另一方面,印度經濟的表現一直優於世界其他地方,在製造業大舉投資與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的背景下,未來該地區的物聯網市場成長將會相當強勁。...
2024 年 04 月 11 日

物聯網市場飆速成長 聯網資安風險不可輕忽(2)

物聯網市場發展飛快,在加快製造業自動化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更多職缺。而物聯網廠商也需要留意聯網設備普及後,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依照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驗證產品。 四、物聯網和邊緣設備市場成長...
2024 年 04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