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懂台灣、口音更親切 繁中強化AI多模態語言模型全面開源

目前全球熱門AI大語言模型(LLM)大多較「擅長」英文或簡體中文,台灣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技旗下的聯發創新基地(MediaTek Research)在2月中正式發表並全面開源其最新的多模態基礎模型群——MediaTek...
2025 年 02 月 26 日

從機械按鍵到心領神會 人機介面演進催生科技金雞母

從最初的機械按鍵到觸控、語音、手勢,甚至眼神與意念的控制,人機介面的每一個階段都反映人們對於如何與機器進行互動的不斷探索與創新。更簡易、更直覺的人機溝通方式,沒有學習門檻的資訊產品,也許不久之後就會誕生。...
2024 年 04 月 09 日

零電阻帶來無窮潛力 超導電子突破摩爾定律現曙光

超導體(Superconductor)顧名思義就是會呈現電阻為零之超導現象的材料,其關鍵條件是必須處於某個臨界溫度(Tc)之下,通常是接近絕對零度(0K,-273.15°C)到大約203K(-70°C)。零電阻意味著在超導體內部流通的電流不會有損耗,因此以該類材料打造的電子元件可望達到目前半導體晶片難以企及的省電效率與性能,也讓超導電子(Superconductor...
2023 年 07 月 19 日

低溫電子技術加值高效能運算

讓電子元件在如此低溫環境下運作,能實現雜訊更低、導電性與速度更高、省電效能更佳等方面優勢, 數種商用記憶體都證實可以運作於77K低溫下、實現低延遲存取的優勢,相關研究顯示,在存取速度與容量上,可以達到室溫運作下相同解決方案的兩倍。...
2023 年 05 月 19 日

迎接運算架構典範轉移 量子運算將顛覆半導體技術

自1945年數學家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以二進制取代十進制數字奠定了當代電子計算機/電腦的基礎,馮紐曼架構一直是資訊處理系統的主流,也深深影響所需電路、零組件與相關材料的技術發展方向。為因應終端應用對資料處理量以及處理速度日益升高的要求,以半導體材料製作的積體電路(IC)晶片在1958年被發明,取代真空管扮演資訊處理系統的關鍵元件,並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中持續以倍數提升內含的電晶體數量,實現了「無所不在的運算」。...
2023 年 04 月 27 日

摩爾定律續命丹 ASD/DSA解電路圖形化瓶頸

半導體製程持續挺進個位數字奈米節點,為達成摩爾定律的微縮進度,儘管微影技術不斷有所突破,無論是透過各種手段將浸潤式微影解析度推至極限,採用波長更短、技術也日益成熟的極紫外光(EUV)光源微影以實現更高解析度,或是利用分次曝光提升線路密度的多重圖形(Multiple...
2023 年 03 月 30 日

持續激勵半導體技術創新 摩爾定律精神不死

1965年首次發表、在過去近一甲子光陰中被全球半導體產業奉為圭臬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激勵無數研發工程師為實現「每顆IC元件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每18個月會增加一倍」的目標,一次又一次突破技術極限、創造奇蹟。實際上,連提出摩爾定律的Gordon...
2023 年 0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