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統整合勢在必行。以能源管理系統掌握電力資訊將能大幅提高用電效率,然而,各種電力來源的通訊協議無法互通,導致其難以在能源管理系統當中整合出完整資訊,讓使用者衍生管理困難,因此,統一能源通訊協議已是主流趨勢,其中,Zigbee聯盟主推的Smart Energy Profile 2.0(SEP 2.0)協議,因兼容多種網路技術,且發展迅速,聲勢如日中天。
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能源策略總監陳文瑞表示,台灣廠商個別能源資通訊系統或設備都已開發,目前缺乏系統整合能量與規範。 |
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能源策略總監陳文瑞表示,各國政府與各大能源控制通訊協議聯盟正戮力建構能源資訊與溝通架構(Energ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EICF),欲透過網路的互通、資訊語法的互通,帶動能源管理系統整合,其中,自動化需量反應(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與自動化資料交換(Automated Data Exchange)為EICF兩大制定重點。
以Zigbee聯盟主推的Smart Energy Profile 2.0為例,該版本在HomeGrid Forum、家用電力線網路(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SAE International、IPSO Alliance、SunSpec Alliance、無線區域網路(Wi-Fi)Alliance等通訊協議聯盟的通力合作之下產生,在各大聯盟的力挺之下,SEP 2.0版本能夠橫跨Zigbee、無線區域網路及電力線通訊(PLC)網路,有望成為國際主流。
SEP 2.0與1.0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可提供需量反應服務,而這正符合在電力不足的區域裡,公用事業或大型企業、工廠在電力尖峰用量時段時,彼此調度電力的需求,有助於企業或工廠提供不間斷的服務。SEP 2.0在2012年8月25日已終止最後公開討論階段,並發布第九版草案,預計在納入各方意見之後,將會在明年推出完整版。
除了需量反應外,為避免重蹈Google與微軟(Microsoft)能源管理系統–Power Meter與Hohm因無法與電力公司雙向交換電力使用情形而以失敗告終的窘境,未來在能源管理系統建立標準後,自動化資料交換能讓使用者利用家庭能源管理系統,收集、分析各種用電資料。
美國能源部(DOE)2009年補助智慧電網的計畫當中,系統整合預算占整體規畫的62.7%,為美國政府最大的補助重點,顯見系統整合的重要程度。陳文瑞認為,隨著歐巴馬的連任,這樣的政策走向將不會有太大變動,且美國的政策補助方向也正是全球政府努力方向的縮影,推動能源系統整合服務為全球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