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未來三維晶片(3D IC)將是半導體產業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創意電子正積極透過系統封裝(SiP)技術的基礎,進一步跨進3D IC技術的研發。由於3D IC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SiP大致類似,因此創意電子在系統單晶片(SoC)與SiP所累積的豐富經驗,無疑成為其挺進3D IC市場最佳的技術後盾。
創意電子營運處SiP/3D IC專案處長林崇銘表示,由於3D IC的業務正在發展,因此目前該公司仍以SoC與SiP為主要營收來源,其中SiP已占總營收的30%。 |
創意電子營運處SiP/3D IC專案處長林崇銘表示,未來印刷電路板(PCB)面積將持續縮減,晶片設計勢必走向更高整合度,所以半導體業者必須藉由3D IC堆疊晶片技術來減少採用的晶片數量;而發展3D IC所面臨的問題,如半導體設計自動化(EDA)工具不完備,以及如何確保已知良裸晶(Known Good Die)來源等,其實與SiP極為相似,且更加複雜,因此,若無扎實的SiP技術發展基石,則遑論3D IC的研發。
林崇銘進一步指出,雖然3D IC的問題較SiP複雜許多,但是憑藉創意電子在SiP設計領域打下的深厚基礎,將可順利解決3D IC技術面所遭遇的挑戰,這也是創意電子毅然決定跨入3D IC的重要因素。
目前創意電子在3D IC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林崇銘表示,現階段創意電子業務來源仍以SoC與SiP為主,3D IC技術仍未有客戶,預期2013年,3D IC整體生態鏈的建構更完備、市場更成熟之後,創意電子3D IC的業務才會開始起飛,屆時將鎖定行動裝置與高效能元件市場,初步將先整合邏輯與記憶體,或邏輯與類比元件,抑或邏輯元件堆疊。在此之前,創意電子也將先建立2.5D晶片堆疊技術,以順利升級至3D IC。
事實上,目前阻礙業者導入3D IC的一大因素,在於成本過高。林崇銘認為,現階段,3D IC整體供應鏈尚未建置完全是不爭的事實,導致3D IC成本過高,不過,此一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預計短時間內將可順利解決,原因在於半導體業者對於3D堆疊技術需求已逐漸湧現,不論是採用矽穿孔(TSV)技術實現的3D IC,或英特爾(Intel)提出的三閘極(Tri-gate)3D電晶體結構,皆已漸成氣候,意味相關供應鏈亦已有初步的準備,因此未來3D IC的發展與生態系統將可望更趨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