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 Telecom力捧 藍牙Beacon應用火速發酵

作者: 鄭景尤
2014 年 02 月 07 日

電信商也將加入藍牙(Bluetooth)Beacon應用服務發展行列。繼蘋果(Apple)及高通(Qualcomm)紛紛以藍牙技術為基礎,分別發布iBeacon及Gimbal應用後,韓國電信商SK Telecom也開始利用既有的基礎建設推出Beacon應用服務,以利零售及醫療業者實現創新的商業模式。


市調機構Ovum產業、通訊與寬頻首席分析師Emeka Obiodu表示,藍牙低功耗(BLE)Beacon是小型、低耗電的藍牙發送器(Transmitter),可重複對鄰近的藍牙裝置廣播,藉此追蹤使用者在巷弄中的移動情形,或針對在特定位置的消費者廣播訊息。以SK電信為例,即在2013年2月起與首爾大學盆唐(Bundan
g)醫院合作,利用Beacon應用推出院內導航與病患指導服務。


Obiodu認為,SK電信成功推出商用化的藍牙Beacon對電信產業而言是一大里程碑。該公司為推動藍牙Beacon服務,投資韓國Beacon新創公司–Dio Interactive,以研發Beacon發送技術,不僅如此,SK電信本身亦著手開發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App),讓無論是iOS 7或Android 4.3作業系統的手機,皆可與第三方裝置上的Beacon應用程式互動或接收訊息。


據了解,SK電信的Beacon裝置可由電池或牆式電源供電,其每秒至多發送二十次訊號,運作範圍為3~50公尺。各個Beacon裝置可採用SK電信既有的演算法,實現現場調查、位置辨識並在各種裝置間修正誤差。


值得一提的是,SK電信的攻勢不止於此。由於藍牙高度滲透iOS及Android裝置,因此各式的Beacon應用開發者未來將更快地發表更具備成本優勢的方案,而這樣的現象將對SK電信造成一定程度的成本壓力。著眼於此,該公司正戮力開發為第三方夥伴所設立的共同平台(Common Platform),藉此將觸角延伸至健康照護以外的零售業及運動娛樂等,促進消費者的參與程度。


Obiodu指出,此類第三方平台雖可以增強電信商的競爭實力,但與此同時,電信商應該要開始思考如何結合藍牙低功耗方案於其銷售專案中。這樣的方式類似於電信商在機器對機器(M2M)及物聯網(IoT)市場中,將自身定位為端對端、客戶服務管理的整合者。換言之,雖然業界目前仍將討論重點放在科技的創新上,但實際上SK電信及其他電信商須要緊抓的成功關鍵及機會仍是創新的商業模式。


Obiodu強調,許多電信廠商由於憂心新科技將讓他們再度淪為僅提供網路接取服務的水管(Dumb Pipe),而遲遲不敢加入Beacon戰局,但這將使他們無法利用新科技形塑新一代的市場樣貌,反而讓更多充滿活力的廠商有機可趁。

標籤
相關文章

新商標助陣 藍牙4.0應用再擴張

2012 年 02 月 29 日

穿戴式應用夯 藍牙整合MEMS模組行情看漲

2013 年 09 月 05 日

瞄準穿戴式商機 CSR藍牙4.1晶片方案搶先發

2013 年 12 月 13 日

網狀通訊協定助攻 藍牙Smart力拓智慧家庭

2014 年 03 月 04 日

購併Bluegiga 芯科跨足藍牙/Wi-Fi市場

2015 年 02 月 05 日

增強智慧家庭戰力 藍牙SIG擘畫網狀網路新功能

2015 年 11 月 19 日
前一篇
藍牙Smart技術助攻 Beacon應用竄紅
下一篇
關鍵元件襄助 穿戴式醫療設備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