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Connectivity推出首款直角電纜背板連接器

TE Connectivity(TE)近日宣布推出新型直角電纜STRADA Whisper背板連接器。該款產品是首款直角電纜背板連接器,主要用於交換器或伺服器中圖形處理器(GPU)的連接,能夠為交換器和伺服器節省寶貴空間,使設計師能夠在機殼內運用直角電纜進行設計,提高設計靈活性。...
2018 年 06 月 26 日

AI走入穿戴裝置 感測器精確度要求更嚴苛

人工智慧(AI)的迅速崛起,帶動各種創新應用如雨後春筍般而來,而這股浪潮也蔓延至穿戴應用之上。ams台灣區總經理李定翰表示,AI興起促使穿戴裝置應用愈加廣泛,像是偵測血壓、心電圖、血氧、呼吸頻率等;面對愈加廣泛的應用和更趨複雜的演算法,感測器的精確度也需持續提升,才有利於終端製造商加快產品和應用開發時程。...
2018 年 06 月 22 日

邊緣運算需求成長中 RISC-V推動AI+大航海時代

在「AI+」的推波助瀾下,人們開始嘗試將AI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雲與端都是努力嘗試的目標。如何有效利用RISC-V快速成長中的生態系統資源,將成為廠商開發時的一大考量。
2018 年 06 月 21 日

協同創新實現資料共享 半導體設備智慧更進化

與其他製造業相比,半導體晶片的製造,可以說是最接近工業4.0願景的製造業。但即便如此,在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新技術浪潮的衝擊下,半導體製造設備產業仍就需要與時俱進。半導體設備產業未來必須協同創新,打破資料串流的障礙,方可讓半導體設備進入下一個世代。
2018 年 06 月 21 日

感測技術進步帶動製造效能 搬運機器人導入最快

在2018年,智慧製造最明顯的進展之一,就是機器視覺、雷達技術以及電容技術等感測器技術大幅精進。同時,為因應市場對縮短產品週期和彈性製造的需求持續增加,也促使了機器人在自動化進程上靈活度和效能的高度提升。然而,智慧製造所涵蓋的範疇非常龐大,許多中小企業主恐難做到一步到位的產業升級,而搬運機器人將會是導入最快的應用。...
2018 年 06 月 20 日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專訪 AI/IoT點燃人才新希望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在許多國際排名中,皆搶下出色的成績。穩定的全球名次與堅強的系友陣容,讓台灣大學電資學院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人才培育基地。 儘管如此,在面對劇烈的科技產業變動,亦必須隨時觀察國際產業並調整課程架構。尤其是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的興起,為全球人力市場帶來了重大變革,人才培育策略也必須隨時備戰。
2018 年 06 月 17 日

中國AI+醫療腳步快

隨著中國大陸科技巨擘對於人工智慧底層技術發展逐漸成熟,開始轉向應用面布局,顯示中國大陸從AI技術轉向AI+應用。而在眾多應用領域中,基於中國大陸健康醫療環境長期存在諸多痛點,因此中國大陸政府及科技巨擘均積極投入發展AI+健康醫療,希冀改善中國大陸健康醫療環境及商業模式。...
2018 年 06 月 16 日

Arm IP產品事業群總裁Rene Haas暢談AI人性化

Arm IP產品事業群總裁Rene Haas 5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的COMPUTEX論壇,發表賦予AI人性(Humanizing AI)主題演說。探討在智慧運算無所不在的生活中,人工智慧與社會的關係,暢談物聯網運算與機器學習(Machine...
2018 年 06 月 13 日

模型訓練資金/技術難度高 網路大廠力推雲端訓練方案

模型訓練是人工智慧(AI)應用開發過程中最吃重的工作,不僅需要使用具備極高運算效能的硬體設備,還要有大量、高品質的資料集,才能得出精準的模型。為了降低此一門檻,許多網路大廠均推出以雲端為基礎的訓練服務。
2018 年 06 月 11 日

AI應用逐漸分流 台灣須選對題目深耕

人工智慧(AI)在全球掀起一股熱潮,各國大廠紛紛投入AI晶片與系統研發,欲在AI市場搶得先機。隨著AI技術的演進,其應用也將逐漸分流,台灣如何在這波浪潮下,利用既有的半導體產業優勢,找到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也成為產官學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2018 年 06 月 08 日

從雲到端路迢迢 AI應用開發仍有三大挑戰

人工智慧(AI)是近幾年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技術發展趨勢,不只晶片業者紛紛布局,許多應用開發商也正努力將AI導入自己的產品。不過,對應用開發團隊而言,AI目前還是一個進入門檻很高的技術,而且相關開發環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2018 年 06 月 07 日

Gartner:AI將帶動3.9兆美元商業價值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18年全球和人工智慧(AI)相關的商業價值總計將達1.2兆美元,較2017年增加70%。到了2022年,人工智慧相關商業價值估計將達到3.9兆美元。 Gartner的人工智慧相關商業價值預測,是以所有Gartner涵蓋的研究領域中的垂直產業為調查對象,評估企業整體人工智慧商業價值。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有三種不同來源:顧客體驗、新增營收和降低成本。顧客體驗表示對間接成本有正面或負面影響。人工智慧技術要大範圍普及、完全發揮潛力並提供價值,顧客體驗是必要先決條件之一。降低成本指的是降低生產、提供新產品或既有產品及服務時產生的成本。新增營收代表增加既有產品與服務的銷量,和/或在現狀以外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商機。...
2018 年 06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