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特獲USB-IF授權成為USB PD認證測試實驗室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持續追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宜特宣布正式取得USB-IF協會的授權,成為USB Power Delivery(PD)認證測試實驗室,將可協助客戶驗證產品是否能夠正確的傳輸和接收電力,確保產品符合USB-IF最新的Power...
2024 年 04 月 12 日

解決HPC時代PCB測試難題 飛針測試大力提升PCBA品質(1)

飛針測試技術不僅可幫助IC研發工程師在PCB和PCBA階段進行初期品質檢查,還可以在可靠度應力測試後,監控元件上板品質。 在AI和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蓬勃發展下,IC製造商不斷致力於研發效能強大、體積小巧的3D堆疊異質整合晶片。乘載晶片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2024 年 03 月 15 日

解決HPC時代PCB測試難題 飛針測試大力提升PCBA品質(2)

飛針測試技術不僅可幫助IC研發工程師在PCB和PCBA階段進行初期品質檢查,還可以在可靠度應力測試後,監控元件上板品質。 PCB變形補償機制 (承前文)考量到PCB製造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微量變形(Warpage)而影響飛針測試,廠商如宜特的ICT飛針測試採用雷射掃描技術,在區塊性掃描PCB板彎翹時,能夠補償探針的下針深淺度,以確保飛針測試的準確和可靠性。...
2024 年 03 月 15 日

TEM分析穩固GaN元件功能 掌握差排晶體缺陷(1)

對比前兩大類半導體材料,第三類半導體氮化鎵因製程原料關係,易產生大量的差排缺陷,而差排的密度和種類,又是影響元件功能的一大要素。如何解析差排類型,並將差排的密度控制在一定範圍,是第三類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2024 年 02 月 02 日

TEM分析穩固GaN元件功能 掌握差排晶體缺陷(2)

對比前兩大類半導體材料,第三類半導體氮化鎵因製程原料關係,易產生大量的差排缺陷,而差排的密度和種類,又是影響元件功能的一大要素。如何解析差排類型,並將差排的密度控制在一定範圍,是第三類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2024 年 02 月 02 日

AEC-Q100改版出爐 車用IC可靠度驗證再進化

近年來新能源車輛,包括油電混合車和純電動車迅速普及。儘管車市近期遇到了一些逆風,比如特斯拉的財報下滑以及美國汽車製造商的大罷工,甚至有製造商萌生出減緩發展電動車的考慮。但從長期來看,電動車仍是不可忽視的大趨勢。...
2024 年 01 月 12 日

善用背向分析技術 基板移除速找GaN晶片異常點(1)

第三類半導體因具有寬能隙、低漏電、耐高電壓及高溫等特性,且其能源轉換效率更好,因此普遍被應用於功率元件。而氮化鎵元件可支援更高的開關切換頻率,並提供極佳的功率密度,在相同電氣性能下,可有效縮減整體系統的尺寸。...
2024 年 01 月 08 日

善用背向分析技術 基板移除速找GaN晶片異常點(2)

第三類半導體因具有寬能隙、低漏電、耐高電壓及高溫等特性,且其能源轉換效率更好,因此普遍被應用於功率元件。而氮化鎵元件可支援更高的開關切換頻率,並提供極佳的功率密度,在相同電氣性能下,可有效縮減整體系統的尺寸。...
2024 年 01 月 08 日

碳關稅開徵箭在弦上 溫室氣體盤查力拼ESG達標(1)

執行溫室氣體盤查有助企業符合ESG相關要求。然而,在企業開始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常常面臨排放源的識別等問題。需要有效率的開展ISO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和符合ISO14067標準的產品碳足跡測量計算。...
2023 年 12 月 11 日

碳關稅開徵箭在弦上 溫室氣體盤查力拼ESG達標(2)

執行溫室氣體盤查有助企業符合ESG相關要求。然而,在企業開始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常常面臨排放源的識別等問題。需要有效率的開展ISO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和符合ISO14067標準的產品碳足跡測量計算。...
2023 年 12 月 11 日

微應力測試突破先進封裝瓶頸(1)

為了達到垂直整合的目的,多層薄膜堆疊結構已被大量地運用在半導體製程當中,並且遭遇各種技術瓶頸。為了克服這些瓶頸,奈米壓痕測試儀及奈米刮痕測試儀為兩個重要的分析工具。 在半導體積體電路朝向尺寸微小化和功能極大化的發展方向上,先進封裝技術已成為提高晶片性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為了達到垂直整合的目的,多層薄膜堆疊結構已被大量地運用在製程當中。由於不同材料之間的機械特性無法相互搭配,以及製程中產生的熱機械應力,導致的各種失效模式亦接踵而來。為了克服這些瓶頸,對於材料機械特性的掌握變得至關重要,在微米及奈米尺度的世界中,奈米壓痕測試儀及奈米刮痕測試儀為兩個重要的分析工具。除了可用來分析材料的機械特性,以及多層結構中的附著能力,亦可作為區域化應力的工具,搭配後續影像分析技術,如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雙束聚焦離子顯微鏡(DB-FIB)或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可更進一步地分析內部結構變化,找出造成故障的脆弱點位置。...
2023 年 10 月 23 日

微應力測試突破先進封裝瓶頸(2)

為了達到垂直整合的目的,多層薄膜堆疊結構已被大量地運用在半導體製程當中,並且遭遇各種技術瓶頸。為了克服這些瓶頸,奈米壓痕測試儀及奈米刮痕測試儀為兩個重要的分析工具。 銅柱凸塊機械特性分析 (承前文)為了滿足終端產品輕薄短小的需求,晶片訊號處理輸入/輸出需求數量不斷增加,這意謂著晶片封裝中的引線節點數密...
2023 年 10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