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3D視覺神助攻 機械手臂長眼靈活加倍

疫情與中美貿易戰加速製造業自動化,隨著機械手臂結合視覺系統與AI技術,機械手臂的定位更精準,大幅增加生產效率,並拓展工安防護應用。
2021 年 11 月 18 日

TI多功能系統電源保護方案助力工廠自動化應用

TI的eFuse是專為電源保護設計的多功能解決方案。eFuse為60V積體電路,只靠單一零組件便能提供全方位的系統電源保護。除了支援寬廣的運作電壓範圍(4.5V至60V),適合工業級自動化應用,eFuse也具備高配置性,所有元件的保護功能皆可彈性調整,方便透過微調電阻或電容值(如電流限制或)修改設計。...
2021 年 09 月 03 日

Digi-Key未來工廠影片展示邊緣運算協助工廠案例

Digi-Key提供全球豐富的電子元件品項,且有現貨可立即出貨;日前推出「未來工廠」系列影片,專門探討工業自動化的進展。 此影片系列共有三集,由 Banner Engineering 與 Weidmüller...
2021 年 08 月 02 日

Microchip新乙太網路PHY強化工業網路規模/功能擴充性

隨著數位網路越來越多地連接機器、生產線設備和機器人,智慧製造正在提升自動化效率。對工業物聯網(IIoT)至關重要的操作技術(OT)和資訊技術(IT)網路高度依賴乙太網路以實現互通性,同時也加快資料傳輸速度並確保安全。Microchip日前推出全新解決方案LAN867x系列10BASE-T1S...
2021 年 07 月 27 日

萊迪思新解決方案加速工業自動化系統開發

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日前宣布推出全新Lattice Automate解決方案集合,進一步擴展基於低功耗FPGA、全面的解決方案集合產品系列。Automate包括軟體工具、工業IP核心、模組化硬體開發板和軟體可程式化參考設計和展示,有助於簡化和加速實現機器人、具有預測性維護功能和可擴展的多通道馬達控制以及即時工業網路等應用。Automate實現的智慧工業系統將在未來智慧工廠、倉庫和商業建築的自動化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1 年 05 月 26 日

Moxa通過IEC 62443-4-1認證 確保工業網路安全

四零四科技(Moxa)宣布,該公司已通過並取得與網路安全標準相關的IEC 62443-4-1認證。該認證由LCIE Bureau Veritas負責進行測試和審核,最後由IECEE認證機構頒發認證。Moxa長期在網路安全產業耕耘,經過全球知名相符性評估和認證服務供應商審核後,成為全球最早取得IEC...
2021 年 03 月 31 日

UR協作型機器人全球銷售達5萬台

協作型機器人廠商Universal Robots(UR)近日宣布德國製造商VEMA GmbH為提升生產力與員工作業安全,導入了全球第5萬台UR協作型機器人(Cobot),創下Universal Robots協作型機器人的新里程碑。協作型機器人是目前工業自動化領域成長最快的市場,預計2020至202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到30.37%,Universal...
2021 年 01 月 11 日

突破封閉自動化系統框架 工業4.0擁抱新開放標準

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使用案例對工業的好處。如果不採用真正開放的數位工業自動化標準,在任何方面都將付出高昂代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延遲推出創新製造廠設計,並失去商機。
2020 年 12 月 17 日

突破封閉自動化系統框架 工業4.0擁抱新開放標準

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使用案例對工業的好處。如果不採用真正開放的數位工業自動化標準,在任何方面都將付出高昂代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延遲推出創新製造廠設計,並失去商機。
2020 年 12 月 10 日

彈性多/難度低 協作機器人翻轉智慧製造氣象

各領域產業及消費市場對於科技的需求,皆是型塑科技新面貌的推手。以工業環境來說,機器人的出現有利於工廠將人力花費在更具難度的設備調度上。而隨著工業自動化逐步落地,以人工智慧(AI)驅動的協作機器人(Cobot)亦已出現在工業製造環境—其挾多項優勢的導入,將可望為工業生產模式及效益帶來革新。...
2020 年 10 月 28 日

凌華推一站式邊緣方案 簡化工業AI機器視覺部署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商凌華科技(Adlink)推出全新的 NEON-1000-MDXAI智慧相機系列以及智慧棧板解決方案,搭載 Intel Movidius Myriad X VPU(支援經過 OpenVINOTM...
2020 年 09 月 18 日

新冠疫情加速製造業數位轉型腳步 AI視覺/手臂整合更強大

新冠疫情為全球製造業帶來艱鉅挑戰,為保持產線正常運作,製造業者無不加快導入產線自動化,以便在人員隔離、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仍可繼續生產。另一方面,製造業者除了自動化,更開始追求智慧化,希望讓生產線運作能更有彈性。
2020 年 0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