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邁斯新影像感測器套件拓展相機應用

艾邁斯半導體(ams)日前發布了NanoVision和NanoBerry評估套件,為基於ams NanEyeC微型影像感測器的創新方案的開發提供了現成的平台。 NanEyeC相機是功能齊全的影像感測器,以1mm×1mm的微型表面安裝模組提供。小外形尺寸可產生高達58幀/秒的驚人100k...
2019 年 12 月 31 日

2019英特爾重回半導體龍頭 索尼飛躍成長

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日前釋出研究報告,揭示英特爾(Intel)即便面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不樂觀,仍將超越三星(Samsung)重回全世界最大半導體供應商;而索尼(SONY)則以亮眼姿態躍升,於銷售成長率中稱冠。...
2019 年 11 月 27 日

欲躋身人工智慧強權 Sony成立AI事業部

索尼(Sony)日前宣布成立Sony AI,將以「透過創造力和技術力量使世界充滿情感,並透過AI釋放人類想像力與創造力」為宗旨,並以遊戲、影像和感測器以及美食為三大旗艦項目,推動AI基礎研究與開發;此一機構總部設在日本,並於歐洲、美國設有辦事處。而Sony成立AI事業部的舉動,也被意味著該公司未來期望在全球AI競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希望與Google、Facebook並駕齊驅,爭奪各種AI人才與應用開發。...
2019 年 11 月 26 日

未來五年全球MEMS/感測器產能投資大灑幣

由於通訊、運輸、醫療、行動、工業和其他物聯網(IoT)應用的爆炸性需求,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研究指出,預計從2018年到2023年,全球MEMS和感測器晶圓廠的總裝機容量將成長25%,達到約當每月470萬片八吋個晶圓。...
2019 年 11 月 25 日

CMOS感測器迭創新高2018~2023年CAGR高達8.7%

儘管預計今年和2020年的成長將趨緩,但預計CMOS影像感測器市場將在2023年前持續創新產業規模與產品出貨量,數位影像應用的普及抵消了全球經濟疲軟和美中貿易戰的衝擊。根據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報告指出,預計2019年CMOS影像感測器的銷售額將成長9%,達到15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然後在2020年成長4%,達到161億美元。...
2019 年 09 月 12 日

艾邁斯與思特威合作開發3D/NIR感測器

艾邁斯半導體(ams)和CMOS影像感測器供應商思特威科技(SmartSens Technology)已簽署正式合作意向書,在影像感測器領域展開合作。此次合作強化了艾邁斯半導體的戰略方向,亦即進一步擴展其所擁有三種3D技術的產品陣容...
2019 年 07 月 12 日

安全因素驅動 車用影像感測器需求將倍增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針對智慧汽車服務的最新研究,全球對於汽車嵌入式影像感測器的需求估計將在2023年倍增。這些影像感測器出貨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19%,到2023年將超過2.3億顆。...
2019 年 02 月 18 日

Sony 4800萬CMOS感測器亮相 智慧手機相機性能再提升

智慧手機未來拍照/攝影性能將更上層樓。索尼(Sony)近期宣布推出新一代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IMX586,其尺寸規格僅有1/2英寸(對角線長度8mm),單位畫素尺寸則只有0.8μm,以實現4,800萬的超高畫素;該產品預計於2018年9月出貨。...
2018 年 07 月 27 日

MIPI聯盟發布CCS規範 CIS設計整合更容易

為讓行動裝置影像感測器整合更便利,MIPI聯盟近日發布全新規範MIPI CCS,可降低採用MIPI CSI-2 v2.0(MIPI Camera Serial Interface 2 v2.0)規範部署影像感測器時的軟體組態複雜性和整合成本,為行動聯網設備整合影像感測器提供標準化方式。...
2017 年 12 月 06 日

香港秋季電子展首設新創區 物聯網應用大放異彩

為迎接萬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物聯網新興應用的開發,若僅仰賴國際大廠進行破壞式創新,恐是不足的。近期新創科技公司於香港秋季電子展中,藉由自家產品展現的充分野心,大大破壞了人們對物聯網裝置的想像限制。
2017 年 11 月 18 日

為低光成像應用打開新大門  IT-EMCCD影像捕獲鉅細靡遺

無論什麼市場或是應用,光照是捕獲一個好影像的關鍵。對於在攝影棚工作的專業攝影師以及機器視覺等工業成像應用的設計人員,往往可以完全控制應用的光照,無論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具有均勻光照還是高對比度的場景。光照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添加或修改,優化整體捕獲的場景。但是,當無法控制場景中的光照時,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例如戶外。
2017 年 09 月 25 日

CNN專用處理器問世 臉部辨識省電性/精確度大增

人工智慧(AI)做為當今最火紅的議題之一,如今已是全球各大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然多數AI開發者僅聚焦在軟體面,硬體運行效率相對落後,難以應用於行動裝置中。有鑑於此,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電機系教授Hoi-Jun...
2017 年 06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