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影響產業布局 提升供應鏈韌性應對川普2.0(1)

川普2.0政府對全球貿易政策帶來重大變革,對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實施高額關稅,衝擊供應鏈布局。美國優先政策強化經濟安全,台灣企業加速供應鏈本地化與轉移,以應對貿易壁壘與地緣政治風險。 在川普上任的前幾週中,美國採取一系列他從未嘗試過的行動,例如對美國的鄰國徵收大規模關稅,透過人力削減取代部分聯邦政府勞動力,並試圖透過行政命令改變憲法規定的公民法。外交政策也不例外,在就職演說中,川普幾乎沒有提及幾十年來主導美國外交政策的議題:亞洲、歐洲和中東的戰爭與和平議題。相反,他談到了擴大美國在西半球的領土(以及登陸火星)。...
2025 年 02 月 14 日

關稅影響產業布局 提升供應鏈韌性應對川普2.0(2)

川普2.0政府對全球貿易政策帶來重大變革,對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實施高額關稅,衝擊供應鏈布局。美國優先政策強化經濟安全,台灣企業加速供應鏈本地化與轉移,以應對貿易壁壘與地緣政治風險。 貿易戰對製造業供應鏈影響...
2025 年 02 月 14 日

中美科技戰重塑電子供應鏈(1)

出口管制長期以來,是美國用來管理與中國複雜關係的手段。美國與歐盟共同限制半導體設備與先進技術出口到中國,中國則掌握關鍵原物料鍺和鎵。雙方種種出口限制,皆大力衝擊電子供應鏈。 出口管制長期以來是美國用來管理與中國的複雜關係,以及中國/美國/美國盟友或合作夥伴之間關係的關鍵工具(圖1)。拜登政府延續了這樣的趨勢,並在2022年採取了幾項重大措施,包含執行廣泛的出口管制,用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從商業的全球性質,以及拜登政府努力讓合作夥伴和盟友制定多邊限制的政策下,...
2023 年 11 月 06 日

中美科技戰重塑電子供應鏈(2)

出口管制長期以來,是美國用來管理與中國複雜關係的手段。美國與歐盟共同限制半導體設備與先進技術出口到中國,中國則掌握關鍵原物料鍺和鎵。雙方種種出口限制,皆大力衝擊電子供應鏈。 中國在原物料的反制措施可能失效...
2023 年 11 月 06 日

彈性應對地緣政治挑戰 資安實力強化供應鏈韌性

美中衝突正在持續,拜登政府的有別於過去川普政府的「覆蓋式攻擊」,川普著重在實體貨物的關稅制裁,但這種做法由於範圍太大而不好使力,導致美國對中國仍然產生大量貿易逆差,企業用各種方式持續對中國提供科技產品與零組件。相較之下,拜登政府則採用「科技鎖喉」的精準攻擊,從晶片、關鍵設備、人工智慧、軟體等四大面向進行封鎖。例如美國自2020年初便開始阻止荷蘭艾司摩爾(ASML)向中國出口EUV曝光機設備,而2022年中開始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高階晶片和晶片製造軟體。另外,美國近期也禁止美國人為中國晶片公司工作,迫使晶片從業人員放棄美國護照,或放棄在中國的職業生涯,半導體大廠如科磊(KLA...
2022 年 12 月 26 日

半導體產能/投資/發展趨勢觀察 中國晶圓代工擴產方興未艾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晶片的價值正在日趨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推動半導體產業全球化結構的變化。雖然目前還不太會出現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本地供應鏈,這意謂著至少兆美元級的增量資金和高昂的晶片價格以及最終電子設備成本的增加,但當涉及到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時,晶片,尤其是晶片製造業就成為一個主要的焦點。晶片製造業分為純晶圓代工和IDM兩類,前者因其開放式的商業模式成為半導體供應鏈的主力,本文將就目前全球和中國國內的晶圓代工業現狀,從產能、投資以及發展態勢等幾個方面進行梳理。...
2022 年 05 月 23 日

四大垂直應用先舉紅旗 中國半導體市場逐漸關門

自從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之後,中國的IC製造與IC設計產業,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資金挹注之下,有了相當程度的進展。除了眾所矚目的記憶體、人工智慧加速器之外,還有許多類比跟通訊相關元件,也逐漸開始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
2019 年 09 月 08 日

力助台產業轉型升級 產官研搶先布局智慧製造

經濟部技術處端出鏈結產業新戰略,2019年將一連舉辦三場「Do It Today產業科技焦點展」,鎖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科技三大產業,日前以智慧製造揭開焦點展序幕,首場係與機械公會共同籌劃,邀請柯拔希理事長、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以及13家企業董總,偕同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精機中心四家研發型法人代表,研議智慧機械發展策略,共商智慧機械系統整合及建構高科技設備自主化供應鏈。...
2019 年 08 月 07 日

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下滑9.6%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4,290億美元,較2018年的4,750億美元減少9.6%,這是從2018年第4季以來對2019年營收的第三次下修。 Gartner資深首席分析師李輔邦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受多重因素交互影響,正面臨2009年以來最大的跌幅。除了記憶體和其他種類晶片的售價下跌,中美貿易戰和手機、伺服器、PC等主要應用裝置需求停滯亦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半導體廠商應重新評估生產和投資策略,以確保在衰退的市場中仍能站穩腳跟。...
2019 年 07 月 25 日

無畏禁令頻傳 華為:全球已獲50份5G商用合約

中美貿易戰持續上演,美方祭出華為(HUAWEI)禁令,繼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等供應鏈紛暫止與華為合作後;日本、澳洲等國也跟進,像是軟銀(Softbank)於近日的股東會上透露,未來5G將不採用華為設備。面對禁令頻傳,華為指出旗下5G業務未見影響,5G商用合約持續增加,現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50份5G商用合約,而全球三分之二已發布的5G商用網路是透過華為部署。...
2019 年 06 月 27 日

中美貿易戰助攻 新漢力拓IP CAM業務迎轉單商機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台灣安控業者也因而獲得轉單效益,並趁此擴大監控設備市占率。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表示,從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網路攝影機(IP CAM)轉單情況便陸續浮現,該公司IP CAM業務也因此明顯成長。市場則預估,2018年新漢IP...
2019 年 05 月 27 日

中興出口禁制令震撼科技圈 全球高科技貿易進入深水區

中興通訊日前被美國商務部處以7年出口禁令,到2025年3月13日為止,在該國科技管制清單上的科技、軟體與產品均不得直接或間接從美國出口給中興通訊相關企業、代理人、繼承人與員工。美國商務部的打擊面可說是滴水不漏,只要跟中興有關的任何人或組織,都將難以取得美國科技管制清單上的軟硬體。
2018 年 06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