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創博以協作機器人驅動智慧製造未來

IAR宣布與創博(NexCOBOT)合作。IAR將成為創博之功能安全(FuSa)方案開發夥伴,透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提升共同機器人安全功能,推進智慧製造未來。...
2024 年 02 月 29 日

達明機器人/陽明交大共同研發MR機器人

達明機器人與陽明交大共同研發利用混合實境(MR)規劃機器人路徑的新技術,以直覺式的手勢設定AI協作機器人路徑,讓第一線人員更快的完成工作目標,日前並於美國紐奧良的自動化與機器人年會ROScon 2023展出。...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數位化提升人機協同力 AR應用遠端檢修增韌性

台灣製造業類別眾多,產品屬性不同,市場競爭樣態差異也頗大,近兩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干擾,長短料、缺櫃、塞港等問題循環上演,再加上全球政經情勢詭譎多變,驅使企業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的計畫,藉由物聯網、雲端運算、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AI),讓資訊科技(IT)與營運科技(OT)相互融合建構虛實整合系統(CPS),從自動化邁向數位化、數位優化,達到智慧化的目標,彈性因應外部環境各種不確定因素。...
2022 年 06 月 06 日

工業機器人廠主攻半導體 無塵室AMR如入無人之境

半導體率先導入AMR,在無塵室或產線各處,協助操作人員完成重複性或搬運相關工作。且AMR搭載機械手臂與視覺系統,智慧化程度較AGV高,應用範圍也更靈活,除了搬運工作,也能執行更細緻的操作,並依照產線變化彈性調整移動路徑。
2021 年 08 月 05 日

領域知識/需求大不同 AI視覺導入工業檢測學問多

在隔行如隔山的製造業中,AI的落地有賴工廠客戶與AI系統/設備供應商之間相互理解與溝通。
2020 年 11 月 05 日

亞信推出4埠TSN PCIe高速乙太網路卡解決方案

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逐漸影響全世界製造產業的營運模式與工作習慣,利用人與機器的人機協作(Human-Robot Collaboration, HRC)模式,以提高工廠生產效率及製造品質,這個大趨勢帶給智慧工廠自動化產業一個全新的發展契機。...
2020 年 08 月 13 日

機器人安全性大提升 明基/佳世達目標取代50%人力

過去工業機器人的危險性高,考量安全因素,多用圍籬與人員隔離,避免傷及工廠人員。而過去的協作型機器人在速度與精度又不及工業型機器人,使得工廠應用工業機器人時總是必須犧牲空間以確保安全性。但隨著自動化與科技演進,機器人安全機制的發展使得工廠機器人應用率提升,也釋放許多過去不能利用的空間。...
2019 年 08 月 29 日

扮演人機協作秘密武器 機械手臂終端工具妙用多

近年來,台灣已擠身成為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前十名的國家,政府不僅大力推廣產業自動化,甚至規畫「智慧製造投資抵減」,對於智慧製造及產線自動化的推動不留餘力。其中,機器人是達成智慧製造的關鍵,而機器人必備的終端工具也隨之成為自動化產業的明日之星。
2019 年 07 月 07 日

智慧工業兩大關鍵 感測器/聯網技術必不可少

感測器和低功耗通訊連接技術是聯網智慧工業興起的關鍵,本文將詳細介紹這兩項技術在近期取得的重大進步。
2019 年 01 月 27 日

協作型機器人市場持續看俏 平台優化成未來發展關鍵

智慧製造熱潮持續增溫,而協作型機器人簡單易用且安全的特色,可幫助不同領域及規模的企業實現更全面的自動化轉型,市場發展持續看俏。展望未來協作型機器人發展前景,Universal Robots總裁Jürgen...
2018 年 08 月 06 日

手眼協調功能再升級  3D視覺引導機器人風潮起

從生物體的演進來看,視覺是舉足輕重的感官能力。距今約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在短短1,000萬年的時間內突然出現了各種新物種,學者將這段時期稱之為「寒武紀大爆發」。有學者提出理論,認為這個大爆發首要歸功於「視覺」,生物體首度能夠看到世界,而開啟了大量的新能力。
2018 年 05 月 24 日

工業4.0三部曲帶動 感測器產值飛快增長

工業4.0促進工業應用感測器市場加速成長。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指出,實現工業4.0需經過三大階段,其分別為機聯網、人機介面,以及人機協作;而這三大階段都需大量數據分析、設備狀態即時監測、異常診斷等應用,因而帶動工業應用感測器產值加速成長,其2015~2020產值CAGR可望達到13.2%。...
2017 年 0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