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加速商業化 歐美廠商預計2026年量產首代產品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固態電池為具備商業化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開發大規模生產技術,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目前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和SES...
2025 年 03 月 17 日

半固態電池裝車輛緩步上升 2027年滲透率突破1%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半固態電池作為新興電池技術,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點,於2020年以前已進入試生產。受制於使用成本、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普及於電動汽車的速度尚不及市場預期,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車廠將陸續增加配備半固態電池的車型,有望帶動這款電池技術在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於2027年超越1%。...
2025 年 02 月 06 日

汽車產業駛向電氣化/聯網化(1)

汽車製造領域朝向電氣化與聯網化發展,生產電動車已成為業者關鍵的減碳策略,因此汽車製造業者開始開發創新的零排放電動車。而物聯網的蓬勃發展提升消費者對聯網技術的期待,使得具有聯網功能的車輛不斷湧現。 根據AZO...
2023 年 08 月 11 日

汽車產業駛向電氣化/聯網化(2)

汽車製造領域朝向電氣化與聯網化發展,生產電動車已成為業者關鍵的減碳策略,因此汽車製造業者開始開發創新的零排放電動車。而物聯網的蓬勃發展提升消費者對聯網技術的期待,使得具有聯網功能的車輛不斷湧現。 軟體技術驅動汽車產業成長...
2023 年 08 月 11 日

汽車產業駛向電氣化/聯網化(3)

汽車製造領域朝向電氣化與聯網化發展,生產電動車已成為業者關鍵的減碳策略,因此汽車製造業者開始開發創新的零排放電動車。而物聯網的蓬勃發展提升消費者對聯網技術的期待,使得具有聯網功能的車輛不斷湧現。 汽車大廠BMW的多元策略布局...
2023 年 08 月 11 日

固態電池全力克服安全挑戰(1)

由於傳統鋰離子電池科技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已顯現出侷限性,因此SSB被視為最有前景的新一代電池。它們具有高性能,並可能以更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使用固態電解質(SSE)作為陽極和陰極之間離子導體的電池稱為固態電池(SSB)。SSB可傳導不同類型的離子,...
2023 年 08 月 07 日

固態電池全力克服安全挑戰(2)

由於傳統鋰離子電池科技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已顯現出侷限性,因此SSB被視為最有前景的新一代電池。它們具有高性能,並可能以更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鋰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勢與挑戰 (承前文)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優勢在於加工成本低,柔性隔離膜可承受較高的機械應力,同時僅在室溫下具有較高離子電導率。挑戰則包含自放電可能縮短儲存期限、使用的電解質易燃,可能造成EV燃燒。同時固態電解質介面(SEI)層的形成可影響使用壽命。以及電解質反應導致陰極材料的選擇有限、熱穩定性差、對過充電敏感[6]。...
2023 年 08 月 07 日

TrendForce: 全固態電池車有望於2030年進入量產

根據TrendForce「新能源車固態電池發展分析」報告顯示,隨著車廠加速在固態電池的投資與研發,搭配高活性正負極材料的全固態電池有望在2030~2035年左右開始量產,屆時鋰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到500...
2023 年 07 月 13 日

安全檢測把關電池壽命 半固態電池商用可期

鋰電池安全是電動車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為了避免液態鋰電池發生起火意外,業界研發固態電池,藉此增加電池的容量與穩定度。電池測試廠商也透過嚴謹的測試,從乾電芯、電芯階段,一步步確認電池安全性與壽命。
2022 年 04 月 07 日

提升能量密度 工研院推出新款鋰金屬固態電池

協助布局儲能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工研院材化所推出新款高能量鋰金屬固態電池(Li Metal Solid State Batteries)。相較於傳統鋰電池(140Wh/Kg~180Wh/Kg),此高能量鋰金屬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出了一倍(大於350Wh/Kg)。同時具備了高續航力跟安全係數,可增加產品單次使用時間。...
2019 年 04 月 25 日

固態電池導入電動車再等5年 模組化儀器為量測對策

車輛電動化已成必然趨勢,為求更高續航力與行車安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已成大勢。然而,在固態電池大舉導入之前,其電池在短時間內依然是主流。在此階段,模組化量測儀器將能符合現階段相關製造廠商之需求。 國家儀器(NI)技術行銷經理吳維翰指出,自電動車發展初期至今,皆是以使用鋰電池為主;儘管鋰電池技術成熟並具備足夠蓄電量,然而由於其內含電解液的材料特性,當遇到車禍時,電解液燃燒將會釋放大量有毒物質,因此有非常高的安全風險。...
2018 年 09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