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高電壓應用穩健無虞

近期碳化矽(SiC)及其在電力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關注, 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些誤解。圍繞SiC產生的一些疑慮與其應用範圍相關, 例如一些設計人員認為SiC MOSFET應該用來替代IGBT,而矽MOSFET的替代品應該是氮化鎵(GaN)元件。然而,額定電壓為650V的SiC...
2023 年 07 月 13 日

SiC MOSFET實現高功率EV充電

從電動車(EV)在汽車市場站穩腳跟以來,為滿足車主的需求和延長行駛里程,電動車製造商不斷增加車輛的電池容量。電動車製造商一直在追求更高功率的傳動系統、更大的電池容量和更短的充電時間。然而,電池越大,意謂著充電的時間就越長。...
2023 年 07 月 10 日

貿澤供貨安森美10BASE−T1S乙太網路控制器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供貨安森美(onsemi)NCN26010工業乙太網路控制器。這款新型10BASE-T1S乙太網路控制器的設計可為工業環境提供可靠的多點通訊。 安森美NCN26010是一款10Mbps、符合IEEE...
2023 年 07 月 06 日

貿澤即日供貨安森美EliteSiC碳化矽解決方案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供貨安森美(onsemi)EliteSiC碳化矽(SiC)系列解決方案。EliteSiC產品系列包括二極體、MOSFET、IGBT與SiC二極體功率整合模組(PIM),以及符合AEC-Q100標準的裝置。這些裝置經過最佳化,可為能源基礎建設及工業驅動應用提供高可靠度和高效能。...
2023 年 04 月 17 日

車用功率MOSFET遇散熱挑戰 頂部散熱強化熱管理

車輛可用於部署技術方案的空間通常非常狹小,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可用空間都留給了座艙,電子系統則塞在剩餘空間裏。 在本文中,筆者將介紹半導體封裝層面的創新如何在改善現代汽車應用中的熱管理方面取得巨大進展。隨著車輛轉向電力驅動,以前的許多機械或液壓系統被電驅動取代,現今車輛上的大功率轉換量顯著升高。為了提高這些新型電氣系統的整體效率,尤其是為了增加車輛的行駛里程,業界投入了巨大努力和大量預算。...
2023 年 04 月 09 日

協作機器人定位分毫不差 電感感測器旋轉位置精度高

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Cobots)應用的大幅增加,使自動化的效率和安全性得以提高,是正在進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I4.0)的一大驅動力。為了確保對終端任務的精確控制,如在裝配線上拾取和放置物體或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必須為每個旋轉點提供準確的角度位置測量。事實上,機器人終端功能的精度歸根結底受限於每個可動關節所能達到的累積精度。...
2023 年 03 月 20 日

法規助推防駭觀念 車輛安全晶片蓄勢待發

汽車的智慧化功能持續增加,輔助駕駛等技術更佳完善,但是聯網也為車用系統帶來更多資安風險。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公布UN R155及R156,規範車內的資安管理並要求汽車導入符合標準的軟體更新系統,確保汽車的OTA更新安全。因此車廠與供應鏈廠商都關注到ISO/SAE...
2023 年 02 月 06 日

大聯大友尚基於onsemi產品推出500W伺服器電源

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於安森美(onsemi)NCP1681控制器和NCP58921 GaN元件的500W伺服器電源方案。 近年來,公有雲、私有雲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資料中心大量的建設,對伺服器電源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時,產品小型化、薄型化的設計需求,也促使著功率密度成為衡量電源產品技術水平的關鍵指標。在此趨勢下,可在高頻率工作的GaN元件成為伺服器電源方案的首要選擇。由大聯大友尚基於NCP1681控制器和NCP58921...
2023 年 01 月 07 日

沉著應對斷鏈危機 車用晶片供應鏈突圍

車用晶片供應鏈歷經疫情衝擊,晶片缺貨的狀況尚未全數緩解,在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車用晶片需要長時間驗證的特性,為汽車供應鏈帶來更艱難的挑戰。為此,晶片供應商透過優化整體晶片開發流程,確保在不壓縮驗證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晶片生產速度。而車廠經歷晶片斷鏈危機後,與供應鏈廠商的互動模式轉變,除了過去與Tier1廠商緊密合作,現階段也強化與IDM廠的聯繫,以強化對於晶片供應狀況的掌握度。...
2022 年 10 月 01 日

安森美影像感測器開發工業視覺系統

安森美(onsemi)推出PYTHON和XGS系列先進影像感測器,採取「家族式」方法,雖然7種XGS感測器可提供從230萬畫素到4500畫素的一系列解析度,但所有元件都具有與業界標準29mmx29mm布局相容的通用尺寸。在更高的解析度下,2000萬到4500畫素範圍的4個XGS元件也具備通用的占位。PYTHON系列亦採用了類似方法,可提供從130萬畫素到高達2620萬畫素的解析度。...
2022 年 09 月 02 日

從機械駛向電子 自駕車技術/應用進展神速

本文將討論環景和後照鏡替代方案,並且探討未來的技術趨勢,包括軟體定義的車輛以及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 嗜睡監測系統和駕駛員監控 最初的嗜睡監測系統與許多ADAS一樣也是機械性質的,安裝在車道之間和路邊。雖然不完美,但根據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1998年的統計資料,它是第一個能顯著減少因疲勞駕駛造成車禍的系統。NHTSA在1998年發表的一份關於疲勞駕駛的報告,該報告記錄了實驗室和車內打瞌睡的測量工具,而當時透過生理訊息來檢測是否打瞌睡是很常見的。但這只適用於實驗室環境,因為測量工具必須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做個別資料校正。該報告提到正在研究車載系統,如閉眼監控、轉向感測器和車道追蹤裝置(NHTSA,1998)。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這些設備在當時沒有商業化(Dinges,1995)。...
2022 年 08 月 25 日

大聯大世平推出基於安森美5G基站電源方案

5G時代的到來,從根本上顛覆了現有的傳統通訊方式,它加速了現實社會與互聯網空間的快速融合,讓人與人、人與機器的交互都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水平。而發展5G的一重要目標就是在提高訊息傳輸速率、減少延遲的同時,節約能源、降低系統成本。隨著5G訊號大規模覆蓋需求增大,大量5G基站的建設已迫在眉睫,這勢必會為電源市場帶來新的機會。順應此趨勢,大聯大世平基於安森美FAN65008B同步降壓IC推出了5G基站電源方案。...
2022 年 08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