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高技/台燿/電光所採PCB疊構製程挑戰3.2T連接器

新漢集團攜手高技、台燿和工研院電光所,在經濟部技術處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輔導下,歷時兩年半,宣告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款利用PCB材料與疊構製程技術所完成的超高速網路連接器,不僅突破目前國際上在超高速通訊技術的瓶頸,更打破台灣通訊連接器技術專利長期由海外壟斷的窘境。...
2023 年 11 月 20 日

Micro LED/Micro OLED頭戴裝置顯示器各有所長

蘋果於2023年7月推出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該裝置採用Micro OLED打造單眼4K 的微型顯示器。在AR/VR頭戴式裝置市場成長的趨勢下,也帶動市場對於微型顯示技術的關注。微型顯示器應用的四大技術包含雷射、LCOS、Micro...
2023 年 08 月 16 日

工研院獲頒2023年SEMI國際標準貢獻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於2023年7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SEMICON West資安論壇中,頒發「SEMI 2023國際標準貢獻獎(2023 International SEMI Standards...
2023 年 08 月 10 日

洛克威爾/工研院領產業贏向零碳賽局

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下半年啟動,各國政府陸續跟進制定經濟層面規範,然根據《2023臺灣暨亞洲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仍有近八成台灣企業尚未啟動碳足跡盤查,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產業恐將造成衝擊。為突破此困境,洛克威爾自動化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宣布簽署《淨零排放價值鏈創新服務與技術》合作意向書,共同提升企業數位化程度與永續進程,推動台灣製造業邁向新世代工業。...
2023 年 07 月 03 日

氫能產業添新兵 經濟部/工研院催生新創公司「氫豐綠能」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業技術研究院6月19日宣布成立新創團隊「氫豐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簽署技術授權約,將以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技術及餘氫發電相關技術,投入潔淨能源發電及工業餘氫再利用等應用。未來「氫豐綠能」公司將陸續與車王電、大同公司及光宇應材等業者合作,串起國內氫能產業鏈,共同推動淨零排放的目標。...
2023 年 06 月 20 日

工研院/EURECOM簽署MOU強化6G合作

工研院參與經濟部技術處率領的台灣產官學研通訊團隊,於6月6日到9日參加歐盟最大通訊展會-歐洲網路通訊大會(EuCNC),並於6月9日宣布攜手法國通信系統工程師學校與研究中心EURECOM簽署合作意向書(MOU),雙方將進行6G技術交流,包括通訊與感測融合、可重構的智慧表面通訊技術、開放架構基地台(Open...
2023 年 06 月 09 日

經濟部85%透明度車用顯示器亮相

經濟部技術處在2023年Touch Taiwan科專成果主題館中,展示23項智慧顯示創新科技。其中包含「高透明顯示系統」,穿透率達85%以上,並與國內面板大廠合作開發搭載高透明顯示系統的智慧座艙,預計最快兩年將可聯合歐系車廠搶攻上千億元商機。此外,這項技術也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將於2023年暑假在大型水族缸上打造高達165吋的顯示互動系統,未來更可應用在運動賽事、博物館、畫廊等多元場域,民眾透過高透明螢幕除可觀賽、觀展外,更可在玻璃上同步獲取多元資訊,拓展多元的虛實融合體驗。...
2023 年 04 月 24 日

加值自動化/虛實融合應用 6G實現元宇宙願景

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決定了新興科技應用普及的機會,因此即便5G應用尚在部署,產業內針對6G的願景規畫與標準制定討論也如火如荼展開。6G採用THz頻段,可用於超高速無線系統,實現傳輸與同步速度極快的通訊應用。超高頻寬的技術,除了能進一步深化現有的5G覆蓋度、定位功能等應用,更能藉由人工智慧原生(AI-native)設計,實現高度虛實整合的應用。...
2023 年 03 月 27 日

工研院/Ganvix聯手研發下一代綠光VCSEL

在經濟部技術處補助下,工研院與具有獨家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VCSEL)元件技術的美國Ganvix公司將繼續合作,研發效能更佳、功耗更低的綠光VCSEL,未來可望在擴增實際(AR)、感測、雷射探測與測距(Light...
2023 年 03 月 10 日

工研院/和碩攜手搶攻5G節能專網

全球5G專網應用風起雲湧,工研院與和碩看準北美5G專網市場應用,開展首日宣布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舉辦簽約,期望雙方透過軟硬整合,以工研院的「O-RAN節能專網網管技術」、「公民無線寬頻服務(Citizen...
2023 年 01 月 09 日

結合區塊鏈技術 產官學研聯手推動汽車「黑盒子」

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器,是飛安事故不幸發生時,用來調查事故成因,還原現場的重要設備。其實,在許多商用車上,也已經安裝可以即時記錄汽車的運作狀態的行車紀錄設備,以落實車隊管理,提升營運效率。但目前的行車紀錄設備多半只能把資料儲存在本機端,或是業者自行建立的後台,這使得這些資訊很難在重大事故發生時,很難成為法律上有效力的證據。因為法律證據的真實性要求極高,如果資料有被竄改的疑慮,其證據效力就會大打折扣。為此,工研院、陽明交通大學、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與多家行車紀錄設備業者,在數位發展部的帶頭號召下,正式成立產業聯盟與特殊利益團體(SIG),希望推動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在行車紀錄設備上的應用,完成技術規格標準化,同時促成相關法令的調整。...
2022 年 12 月 01 日

TESDA/工研院攜手次世代AI SoC研發計畫

台系統(TESDA)與工研院共同宣布,合作進行次世代AI SoC研發計畫。TESDA獲工研院授權導入工研院自主研發之AI SoC晶片架構,使用TESDA自主研發之EDA工具TESDA Explorer,大幅縮短了開發AI...
2022 年 11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