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電氣系統超前部署 48V輕油電擁抱新應用

近來48V車輛電氣系統的開發重點,主要聚焦於輕油電混合車的動力傳動系統中的P0及P1組態,原因包括成本優於純電動車或插電式油電混合車、開發工作較少,以及可立即減少CO2排放。對眾多製造商而言,這類輕油電混合車是最快速且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可讓旗下車款符合電流限值。因此各界通常將48V車輛電氣系統視為銜接技術,協助讓高電壓(HV)電池供電電動車(BEV)有時間在全球發展出足夠規模,符合CO2排放規範。不過除了銜接純BEV車輛的缺口以外,48V技術的潛能遠不僅於此。
2020 年 09 月 10 日

化解電動車里程焦慮 主動平衡BMS發揮電池效能

大容量汽車鋰電池的設計和實作問題,一直是電動車發展的重要關卡。一直以來大部分汽車鋰電池都採用被動平衡方法,但在成本壓力之下,汽車廠商現在不得不改用更先進的主動平衡系統,以便能充分利用電池組內的所有儲電。
2011 年 04 月 18 日

UL發布電動車電源線組安全標準

全球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領域業者UL繼日前宣布電動車高功率鋰電池的安全標準草案後,近日再推動電動車室內/室外用電源線組的一系列新安全要求。   UL表示,面對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逐漸加溫,UL正持續研發各項電動車相關產品的安全標準包括電線、充電站、連接器和發動機等,全面協助汽車製造商發展出更具安全性與效率的電動車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
2009 年 12 月 28 日

馳騁電動車市 電池/商業模式至為關鍵

金融海嘯與油價高漲的威脅,反倒讓電動車在2009年迅速崛起,全球各大車廠無不快馬加鞭展開布局,一方面投入電池與充電管理技術研發,另一方面也積極尋求創新商業模式。
2009 年 12 月 20 日

突破技術瓶頸 鋰電池力爭電動車電源主流

隨著新型高功率和快速充電電極材料技術持續演進,鋰電池可望成為電動車電源技術的大勢所趨,然磷酸鋰鐵正極材料專利以及新一代材料開發被壟斷,為廠商戮力克服的技術挑戰。
2009 年 04 月 06 日

降低操作/自燃危險性 鋰電池安全認證不可或缺

由於鋰電池具備輕薄、壽命長與高容量等特性,除已被手機等消費性電子廣為採用外,也進一步獲得電動車青睞,然而高容量鋰電池卻可能發生結構不穩、安全性較低的問題,因此促使鋰電池安全認證的需求大增。CTIA與台灣電池協會正致力於推廣鋰電池認證規範,以降低鋰電池潛在的危機。
2009 年 03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