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智能充電站挑戰技術瓶頸 無人機應用更添彈性

做為當今不容忽視的科技趨勢之一,無人機應用可說潛力十足,但仍有不少操控性、續航力上的限制有待克服。如何使無人機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完成更長距離的任務,是開發者們的一大努力目標。
2017 年 11 月 06 日

物流/室內飛行等新應用驅使 無人機感測/飛控性能躍進

伴隨無人機加速飛向人們的生活、拓展更多元的應用,包含感測機制、定位系統的發展,乃至導入人工智慧(AI)強化分析/決策環節等在內,勢必也將帶動相關技術與時俱進。
2017 年 11 月 02 日

VICOR發表±1%直流穩壓轉換系列模組

Vicor推出一系列±1%直流穩壓轉換模組,進一步擴充其採用ChiP封裝的隔離型穩壓DC-DC轉換器模組(DCM)系列。最新系列產品具有高達1,032 W/in3的功率密度,可為工程師提供直接驅動需要嚴格穩壓輸入之負載的選項。該公司當前採用ChiP封裝的DCM系列提供達±3%的穩壓,可輕易並聯輸出提供更大的功率。...
2017 年 10 月 18 日

凌華將於TADTE展出強固型軍規系統與板卡

凌華科技(ADLINK)將於2017年8月17日至19日,參加2017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17,攤位編號A0227a 台北世貿一館A區),展出VPX架構單板電腦與系統、PC/104單板電腦與HPERC超強固型軍用電腦,產品設計以滿足SWaP(大小、重量及效能)之軍事應用需求,此外亦展出3U/6U...
2017 年 08 月 11 日

人臉辨識應用新創舉 無人機救災效能再提升

人臉辨識應用再創新。NEC台灣與經緯航太科技於2017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上宣布,將共同發展無人機結合人臉辨識之應用;本次技術合作不僅大幅拓展人臉辨識技術的運用層面,也進一步強化無人機救災效能。 NEC台灣共同Solution技術部資深技術總監紀駿德表示,無人機特性在於可輕易到達人力較難以到達的地方,若是災區較為偏遠,救難人員無法及時抵達時,便可先派遣無人機檢視災區狀況;而無人機如果再加上人臉辨識功能,便可更精準知道災區受困人員情形,使災區資訊量更豐富。...
2017 年 04 月 14 日

羅姆感測器加持 創造差異化工業/無人機應用應用

看好工具機與無人機應用市場,羅姆(ROHM)祭出新款加速感測器—KX222/KX224,該感測器最大檢測範圍可高達±32G。藉由該感測器方案,羅姆希望協助台灣工具機及無人機業者開發出具備差異化特色的產品。...
2016 年 11 月 30 日

雅特生MaxCore平台獲中國聯通/佰才邦採用

雅特生(Artesyn)宣布該公司的MaxCore平台,獲得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China Unicom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與佰才邦(Baicells)公司的青睞,成為兩家公司全新開發的行動網路邊界運算(MEC)虛擬實境(VR)直播解決方案的運算平台。技術上來說,MEC方案是一個適用於5G網路的無人機虛擬實境視訊直播方案。 ...
2016 年 11 月 01 日

模組化開發套件問世 固態光達應用更多元

加拿大光達(LiDAR)研發商LeddarTech日前在InterDrone大會上宣布推出全新偵測與測距模組平台LeddarVu。該平台最大特點為採用模組化設計,搭配先進訊號處理及演算法技術,大幅降低了光達的尺寸跟價格,使得光達技術除了自駕車外,更可以應用在無人機等其他應用上,也為光達應用進一步普及打下基礎。...
2016 年 09 月 14 日

台北智慧城市新進展 環境監測/長者照護率先上路

台北市政府自從與正文科技合作,推動LoRa實驗平台後,至今已有79個團隊投入,其中60個團隊已開始著手開發產品。雖然台北智慧城市專案下大多數產品與服務目前仍在開發階段,台北市已開始有部分智慧城市的實際應用案例出現,大多集中在環境監測與高齡長照兩大領域。 ...
2016 年 08 月 16 日

跨足無人機市場 和碩大秀新一代Flyyo

和碩宣布跨足無人機市場。看好無人機未來發展,2016年和碩聯合科技除持續著重筆電、2-in-1、行動通訊裝置,以及車用電子產品的技術研發之外,更首度公開新一代的無人機—Flyyo,並展示其內部技術研發成果,藉此掌握市場脈動,回應客戶對創新的需求。 ...
2016 年 06 月 08 日

滿足救/防災需求 無人機發展趨勢著重四大面向

隨著無人機發展熱潮增溫,其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而防/救災應用更是目前無人機最大的利基市場需求之一。為此,無人機業者從四大設計角度切入,致力提升無人機性能,以滿足防/救災市場需求並增進效率。 ...
2016 年 04 月 27 日

3D建模技術助力 無人機救災效用再提升

3D建模技術使無人機救災應用更上層樓。無人機目前已陸續導入救災工作中,顯著提升救災工作的效率與安全性。為了進一步提升無人機的效益,救難單位與空拍服務業者已開始運用3D建模技術,利用無人機拍攝的照片建構出精確的3D模型,讓救災人員可從各種角度觀看災難現場,準確判斷狀況。 ...
2016 年 04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