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英特爾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立生 Ultrabook下半年出貨飆

在華碩、宏等九大電腦品牌廠眾星拱月下,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出貨量可望於今年第四季達到高峰。儘管微軟(Microsoft)日前推出的自家平板電腦--Surface頗有與Ultrabook搶市的意味,但眾家品牌廠對Ultrabook的發展前景仍舊信心滿滿,並已計畫於下半年推出共一百一十款新機,全力炒熱市場。
2012 年 08 月 06 日

三星併CSR手機業務 英特爾/輝達壓力倍增

三星(Samsung)合併劍橋半導體(CSR)手機業務,將形成英特爾(Intel)與輝達(NVIDIA)拓展手機市場新絆腳石。在三星補齊CSR手機連結晶片的板塊後,將躍升為可提供完整手機處理器與聯網技術的處理器業者層級,對強化手機晶片銷售有正面之效,同時也將對尚未具備連結方案的英特爾及輝達造成新的壓力。 ...
2012 年 07 月 24 日

Thunderbolt創新連結模式加持 NB擴充基座應用翻紅

Thunderbolt崛起間接帶動擴充基座應用商機。由於Thunderbolt採用菊花鏈(Daisy Chain)拓撲結構,能同時串接多達七種外部裝置,因此不少筆電與電腦周邊製造商,紛紛推出配備Thunderbolt介面的擴充基座,以解決Ultrabook外接介面不足的問題。
2012 年 07 月 19 日

專訪超微全球資深副總裁Lisa Su 二代APU實現輕薄PC

繼英特爾(Intel)發布22奈米(nm)製程的Ivy Bridge晶片,力拱第二代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後,超微(AMD)也在2012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宣布第二代A系列及超低價/低功耗E系列加速處理器(APU),已成功導入一線PC品牌/代工廠的Ultrathin、插拔式筆電設計,將在今年下半年與二代Ultrabook爭鋒。
2012 年 07 月 19 日

高通、英特爾造勢 智慧手機掀手勢控制潮

體感操作風潮即將席捲智慧型手機市場。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看好自然人機介面的發展,近期將推出搭載手勢辨識演算法的處理器,可望帶動智慧型手機導入手勢控制的風潮。  ...
2012 年 07 月 17 日

瞄準Big Data處理需求 晶片商強攻微型伺服器

Big Data帶動的微型伺服器商機,已吸引晶片商大舉搶進。包括英特爾、超微,以及採用ARM處理器核心的嘉協達,均推出低功耗伺服器晶片搶市。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微型伺服器將加速接替傳統伺服器在資料中心的地位。
2012 年 07 月 16 日

成本/良率挑戰待解 觸控Ultrabook考驗重重

在英特爾力拱下,Ultrabook搭載觸控功能的發展備受各界期待。不過,由於Ultrabook導入觸控面板後,成本將增加60~80美元,致使終端售價難以符合市場799美元的預期;再加上觸控面板與LCD面板貼合難度升高,在在為觸控Ultrabook後市發展增添變數。
2012 年 07 月 16 日

營造「聲」歷其境體驗 行動裝置HD音訊新方案報到

行動裝置品牌商除追求更高解析度的視訊播放功能外,對音訊處理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因應此趨勢,軟硬體業者正全力開發高傳真音訊解決方案,包括四核心音訊處理器、硬體消噪功能,以及多聲道音訊平台,均是布局重點。
2012 年 07 月 14 日

22奈米製程撐腰 Intel手機晶片威力大增

英特爾(Intel)下一代手機晶片平台競爭力將更甚以往。挾製程領先優勢,英特爾計畫於2013年發表新一代行動裝置晶片平台–Silvermont,將採用現今最先進的22奈米和三閘極(Tri-Gate)電晶體技術,可望解決過往最為人詬病的功耗與尺寸問題,並與ARM處理器陣營的28奈米方案相互匹敵。 ...
2012 年 07 月 12 日

催生18吋晶圓技術 ASML啟動客戶共同投資計畫

艾司摩爾(ASML)宣布啟動客戶共同投資計畫(Co-investment Program),邀請客戶參與其下一代極紫外線(EUV)微影(Lithography)和18吋晶圓設備研發,其中英特爾(Intel)已率先加入,透過該計畫可望為14奈米製程及18吋晶圓的發展時程縮短2年。 ...
2012 年 07 月 11 日

不畏微軟Surface 九大品牌廠力拱Ultrabook

在華碩、宏碁等九大電腦品牌廠眾星拱月下,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出貨量可望於今年第四季達到高峰。儘管微軟(Microsoft)日前推出的自家平板電腦–Surface頗有與Ultrabook搶市的意味,但眾家品牌廠對Ultrabook的發展前景仍舊信心滿滿,並已計畫於下半年推出共一百一十款新機,全力炒熱市場。 ...
2012 年 06 月 28 日

市場前景明朗 機上盒鋒芒強壓智慧電視

機上盒發展後市仍俏。儘管智慧電視挾強大聯網與應用能力迅速受到市場矚目,但由於價格高昂、內容來源局限且定位不明,未來發展變數仍多;相較之下,具有多元內容且價格親民的機上盒,功能角色則相對明確,成長力道將持續走強。
2012 年 0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