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發售後退貨率低 台灣16%消費者具購買意願

蘋果(Apple)的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發布後,受到市場高度矚目。隨後Vision Pro在2月2日,於美國正式發售。第一波產品開賣後,部分消費者將Vision Pro退貨。而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事前也發布針對台灣市場「延展實境(XR)品牌與意向調查」,顯示目前僅有16%的台灣消費者有意願購買Vision...
2024 年 03 月 11 日

台灣半導體產業2024可望成長13.7%

日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舉辦第36屆MIC FORUM Fall《智匯》研討會,發布台灣半導體產業預測,並展望第三類半導體台廠商機,同時關注電子業面臨全球淨零壓力,企業如何規劃短中長期的策略因應。...
2023 年 11 月 02 日

蘋果/Meta接續布局頭戴式裝置 Vision Pro可望擴大AR市場

蘋果(Apple)在WWDC 2023推出擴增實境(AR)裝置Vision Pro,同時,Meta趕在WWDC 2023之前,搶先預告秋季將發表Quest 3,企圖維持Meta在市場中作為頭戴式裝置領先廠商的地位。蘋果與Meta的頭戴式裝置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Vision...
2023 年 07 月 06 日

ChatGPT再掀新高潮 科技廠爭搶生成式AI商機

ChatGPT作為大獲成功的生成式AI應用,提高市場對於生成式AI的關注與信心。在這波生成式AI的熱潮下,不少企業投入大量資源,期望搶得AI商機。生成式AI技術的大幅進展,仰賴近年來資料量、算力與演算法的長足進步。在AI技術進展的基礎下,大型科技廠商與新創廠商都積極投入相關的服務/產品研發。針對生成式AI為台灣帶來的機會,專用模型是台灣廠商的優勢所在,可結合開源技術與產業知識,主攻產業應用的專用模型。...
2023 年 06 月 06 日

資策會MIC:生成式AI專用模型商機可期

ChatGPT帶起生成式AI的熱潮,產業無不關注切入此次AI商機的機會。日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討會中,產業分析師楊淳安提及,台灣資通訊業者可由三大模式,包含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開發客製化的專用模型,以及串連國際廠商API來搶攻商機。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博士指出,台灣已經部署台灣杉二號的超算資源,在專攻產業應用的生成式AI方面具有優勢。...
2023 年 05 月 15 日

垂直應用含金量不容小看 無人機大廠競相布局

除了以休閒娛樂為主要訴求的消費性無人機外,無人機在許多垂直應用領域也能派上用場。本文將從無人機在營造現場的應用發展狀況出發,進一步剖析無人機大廠在這類專業型無人機領域的布局動作。 提升現場作業效率 營造業競相導入無人機...
2022 年 12 月 15 日

2023景氣反轉現庫存 半導體先進封裝強撐需求

目前半導體產業受到終端市場影響,終端業者及晶片供應商的庫存水位持續升高,供應鏈已經提前開始庫存去化,如果市況沒有改善,2022下半年半導體各次產業將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不過相較全球半導體成長放緩,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受到穩定的IC封測與IC製造營收支撐,整體成長將優於全球。...
2022 年 11 月 14 日

電動/自駕挑戰待解 車用晶片供應鏈靈活應萬變

車用晶片缺貨潮尚未完全緩解,加上汽車技術朝向電氣化跟自駕演進的趨勢下,整車所需的晶片數量大幅上升,現有的晶片產能還未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車用晶片的功能與算力不斷增加,封裝技術變得更為複雜,驗證流程也因此拉長,發展自駕與電動技術過程中挑戰重重。車用晶片缺貨除了因疫情影響產能,新的汽車功能需求也是導致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的原因。車用晶片市場同時面對晶片缺貨帶來的影響,以及晶片功能與數量需求的轉變,晶片供應商需要從強化IC可靠度及與車廠直接互動兩方面應對,精準開發電動/自駕車所需晶片,彈性應對產業變化。...
2022 年 10 月 03 日

能源轉型帶動供應鏈洗牌 電動車技術/市場風起雲湧

能源產業以減碳為目標轉型,帶動綠能產業發展,為台灣創造加入能源供應鏈的契機。同時電氣化在能源轉型的趨勢下起步成長,為汽車供應鏈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車廠無不摩拳擦掌,期望在新市場中搶得先機。
2021 年 11 月 29 日

車用晶片缺貨恐延續至2022年 自駕/電氣化趨勢不變

COVID-19疫情為汽車產業帶來聯網、個人化、自動化與電氣化四大趨勢,其中自動化與電氣化的影響最為顯著。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何心宇表示,根據政府政策、商業模式、市場需求與疫情影響評估,自動駕駛(AD)未來將穩定發展,而電動車(EV)則會快速成長。另一方面,疫情也導致車用半導體短缺,造成汽車減產。...
2021 年 10 月 15 日

電動車市場潛力十足 車廠力拼電池技術/軟體加值

國際上共同朝向減碳的目標邁進,各國也訂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點,電動車因此成為剛需產品。國際能源署預估2021年的電動車銷量是590萬台,2022則可以達到650萬台。其中以中國、美國及歐洲為主要市場,截至目前中國境內的電動車已經有500萬台,占全球48%。但是比較電動車銷量的成長速度,歐洲已經超過中國,達到60%。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蘇奕霖指出,推動電動車市場成長的三大因素是政策、充電設施的建置以及售價降低。...
2021 年 10 月 12 日

綠能風潮促成能源產業洗牌 台灣再生能源商機湧現

全球暖化議題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業界廠商也受到政府法規與供應鏈上游或投資人的要求,朝向淨零碳排(Net Zero)的目標邁進。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王怡方指出,全球有133個國家宣告朝向淨零碳排的方向發展,有11國把此目標納入法案,包含台灣等4個國家則正在立法中。多數國家將2030年設立成淨零碳排的中期目標,在美國2021年四月舉辦氣候領袖高峰會後,不少國家提升在2030年減碳的目標,台灣的目標是在2030年減碳20%。此外,歐盟為了淨零碳排,提出碳關稅,同時完善碳邊境調整機制,碳密集型產品要購買碳權才能銷往歐洲市場,並且會在2030年起逐步實施此規範。...
2021 年 10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