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脈衝訊號干擾機制/電磁參數 低軌衛星通訊電磁干擾有解

6G的傳輸率可達1,000Gbps,是5G的50倍;空中傳輸延遲低於100微秒(μs),是5G的1/10,如附表1,不管是6G或5G傳輸速率都很高,高頻訊號對數位訊號的干擾也會更加嚴重。因此,世界各國都有制定電磁相容(Electromagnetic...
2022 年 02 月 03 日

強化客戶支援 賀利氏創新實驗室落腳竹北

半導體與封裝材料商賀利氏宣布,將在竹北台元科技園區設立創新實驗室,為其全球第五座致力於開發電子產品的創新中心。該實驗室占地180平方公尺,且擁有最先進設備,預計於2022上半年正式啟用,將成為賀利氏電子和賀利氏新創事業—賀利氏數位列印電子應用團隊的聯合創新實驗室,提供客戶共同研發創新合作與更好的技術服務。...
2021 年 12 月 28 日

纜線/連接器/電路板整合設計 USB4高速訊號完整性有解

USB4將傳輸速率由20Gbps提升到40Gbps,而高速傳輸也將帶來幾項挑戰,包括:訊號干擾與傳輸損耗,因此在電路板設計布局、連接器與纜線設計等都更為要求,必須透過嚴謹的系統化整合設計,協助維持高速傳輸訊號的完整性。...
2021 年 05 月 24 日

TI DC/DC 控制器優化工業/汽車電子電源尺寸與EMI

德州儀器(TI)推出同步 DC/DC 降壓控制器全新系列,讓工程師能縮小電源供應器解決方案的尺寸,同時降低其電磁干擾(EMI)。配備整合式主動 EMI 濾波器(AEF)與雙隨機展頻(DRSS)技術的LM25149-Q1和LM25149,讓工程師能將外部EMI濾波器的面積減半、將多個頻帶中的電源設計傳導式EMI降低至55dBµV,實現縮小濾波器尺寸與低EMI的目標。...
2021 年 04 月 12 日

智慧LINK/Zytronic攜手發布GEN 3 SmartKiosk

Zytronic提供智慧LINK(smartLINK)定制多點觸控感測器,在美國五個城市建立互動式資訊亭網路。智慧LINK(smartLINK)設計的新型GEN3 SmartKiosk易於部署於城市、社區和多用途設施中,旨在通過互動參與、資訊傳遞、安全和情報收集來為智慧城市提供動力。...
2018 年 05 月 28 日

英飛凌諧振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滿足彈性無線充電需求

英飛凌科技(Infineon)攜手系統解決方案合作夥伴因應隨身充電的需求,針對電感及諧振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提供參考設計,無論在車內、家中或公共場所都適用。 英飛凌微控制器行銷協理 Ralf Koedel...
2018 年 01 月 08 日

瞄準工業/汽車應用 新型運算放大器不懼EMI干擾

羅姆(ROHM)半導體近日發表一系列具備高電磁波干擾(EMI)抵抗能力的新世代運算放大器,透過獨特的電路設計、電路布局與製程技術,即便在沒有金屬屏蔽或濾波器保護情況下,也具備優秀的EMI抵抗力。該系列元件目前主要是針對電動車應用市場設計,但接下來羅姆將推出其他針對醫療、工業自動化等應用設計的解決方案。...
2017 年 10 月 16 日

高頻雜訊干擾處理不易 藍牙裝置電路保護挑戰大

由於藍牙裝置與搭配手機的不同,容易出現不同層次的高頻雜訊干擾,這樣的干擾與低頻干擾的處理方式不同,因高頻所須處理的訊號量是相當龐大的。透過電路保護元件在電容值與電感值等電路參數上的調整,藍牙裝置的高頻雜訊干擾挑戰,將可順利攻克。...
2017 年 08 月 24 日

Moxa新款行動通訊閘道鎖定Video-over-LTE應用

Moxa推出新系列LTE行動通訊閘道–Oncell G3470A-LTE。新產品內建電源和天線,可有效隔離電磁干擾,工作溫度範圍為-30~70°C,並支援GuaranLink技術,可提高連接的可靠與穩定度,這些特點確保其能透過LTE網路提供不間斷的影像串流傳輸。 ...
2015 年 07 月 27 日

是德LCR表提供低頻阻抗測試新選項

是德(Keysight)旗下的E4982A LCR表新增三個低頻選項,以協助射頻電感器、線圈,以及電磁干擾(EMI)濾波器製造商,在不同頻率下,更容易使用E4982A執行阻抗測試。 ...
2015 年 06 月 18 日

Vicor新款AC-DC前端模組提供高功率密度

Vicor推出高密度、小外形、整合型交流對直流(AC-DC)前端功率模組–VIA PFM。該前端模組可實現8 W/cm³之功率密度,能在功率達400瓦(W)、通用AC輸入範圍為85~264伏特(V),以及尖峰效率為93%的情況下,供應隔離式、PFC穩壓型24伏特或48伏特SELV...
2015 年 05 月 28 日

具備高抗電磁干擾能力 光纖提升工業網路安全性

光纖網路可大幅增進工業應用安全性。光纖連結媒介不會受到電磁干擾(EMI),在絕緣與隔離特性上遠比常見的銅纜媒介優異,再加上傳輸距離較長、頻寬更大,因此對操作環境複雜、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工業網路應用而言,將是最佳的技術選項。
2013 年 03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