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導線/良率瓶頸 矽插技術超越摩爾定律

歷經5年研發漫長路,賽靈思和台積電10月底發表超越摩爾定律的矽插技術,雖然不是眾人引頸期盼的3D IC封裝技術,卻也克服大體積元件良率瓶頸,以及導線延遲、功耗等疑慮,更可廣泛應用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各種異質元件之間。
2010 年 12 月 27 日

LSI矽晶平台採用台積電28HP技術

艾薩(LSI)近日發表最新28奈米客製化矽晶平台,該平台採用台積電28HP–高介電金屬閘製程技術,包含一系列豐富的矽智財(IP)模塊和針對客製化系統單晶片(SoC)的先進設計方式。 ...
2010 年 11 月 16 日

與特許整合作業完成 全球晶圓攻勢再起

在完成與特許(Chartered)半導體的整併作業後,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即將火力全開,除持續強攻32、28奈米等先進製程代工服務,挑戰台積電龍頭地位外,更積極擴大微機電系統(MEMS)、類比與電源晶片以及RF...
2010 年 10 月 14 日

晶圓代工廠競相擴產 2011年半導體產能供過於求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不約而同大舉擴張產能,讓供過於求的疑慮升溫,尤其在4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市場,由於客戶群高度集中,且技術與資本門檻極高,因此,需求規模相對較小,讓先進製程的產能利用率恐難達到預期水準。
2010 年 09 月 09 日

克服頻寬/功耗挑戰 FPGA智取新市場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遷,FPGA可編程的彈性已被許多應用領域所看重,而為進一步延伸FPGA的應用版圖,提高市場滲透率,相關業者也提出許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策略,爭取更多設計者的青睞。
2010 年 07 月 29 日

賽靈思7系列FPGA降低50%功耗

賽靈思(Xilinx)宣布推出全新7系列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元件產品,可降低50%總功耗,且在單一整合架構中,提供高達兩百萬邏輯單元。該系列產品不僅突破低功耗與成本的挑戰,還能保持高容量與高效能,因此大幅增加可編程邏輯可應用的領域。採用28奈米製程技術,可協助客戶提升生產力、控制開發成本、降低複雜度及解決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與特定應用標準產品(ASSP)技術的僵化,使FPGA平台更符合多元化的工程師需求。 ...
2010 年 06 月 24 日

低功耗/新應用驅動 FPGA邁入28奈米世代

眾所周知,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在摩爾定律(Moore's Law)不斷發展下,每一代新產品的推出,都更提高其系統功能,並加強了運算能力。不過其也存在有待克服的障礙,如設計和建置FPGA的工程師即遇到半導體物理屬性所造成的挑戰,亦即如何建置更小型電晶體所需的閘極介電層,避免即便在非工作狀態下也很容易出現漏電流問題,這都是晶片功耗的一部分。如果不在矽電晶體層面上採取措施,在單一元件上整合更多電晶體的優勢就會受到影響,進而抵消FPGA效能提升和密度增加的優勢,新一代製程節點技術也將毫無意義。
2010 年 05 月 10 日

Xilinx/ARM結盟 FPGA問鼎處理器江山

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主要供應商賽靈思(Xilinx)日前發表28奈米產品發展藍圖,並以硬體實作的方式整合安謀國際(ARM)雙核心Cortex-A9MPCore核心與周邊介面,使其產品同時具備傳統可編程邏輯元件(PLD)與特定應用標準產品(ASSP)的特性。賽靈思直言,該28奈米FPGA將以處理平台定位強攻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與中央處理器(CPU)混合使用的客戶族群。 ...
2010 年 05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