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大力布局綠能供應鏈(1)

歐盟經濟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綠色和數位化的經濟體。這些轉型涉及到對各類關鍵材料的需求,需要建立相應的韌性供應鏈,同時也帶來龐大的市場成長。 在國際關係逐漸複雜下,歐盟經濟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綠色和數位化的經濟體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這些轉型涉及到對各類關鍵材料的需求,同時也帶來龐大的市場成長。...
2023 年 07 月 18 日

歐盟大力布局綠能供應鏈(2)

歐盟經濟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綠色和數位化的經濟體。這些轉型涉及到對各類關鍵材料的需求,需要建立相應的韌性供應鏈,同時也帶來龐大的市場成長。 歐盟主要與供應鏈相關布局 (承前文)自從2017年美中貿易衝突開始,技術管制已經從美中兩大國朝向歐洲與亞洲地區蔓延。而管制技術也從半導體裝置向外延伸至先進材料、大容量電池、藥材、量子加密技術、人工智慧(AI)、雷射、面板、航太等領域。技術管制並不是新鮮事,早在1949年,美國為防止尖端技術流入蘇聯作為武器開發,特意設立了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Coordinating...
2023 年 07 月 18 日

歐盟大力布局綠能供應鏈(3)

歐盟經濟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綠色和數位化的經濟體。這些轉型涉及到對各類關鍵材料的需求,需要建立相應的韌性供應鏈,同時也帶來龐大的市場成長。 綠色/數位供應鏈重要性大幅提升 (承前文)有鑑於供應鏈占部分科技業者總體排放量相當高之比例,如何減少這些排放量至關重要。一種做法是投入碳揭露計畫(CDP),CDP目的為鼓勵測量、管理溫室氣體的排放,藉此減少氣候變遷的衝擊。而科技業者參與CDP要求供應商揭露環境數據,以便更準確地說明其範圍。...
2023 年 07 月 18 日

台灣愛普生電子零件暨自動化解決方案事業部資深總經理黃紀翰:以創新實現製造創新

來台設點深耕剛滿四十周年的愛普生(Epson),雖然是以手錶、印表機、投影機等消費性產品聞名,但就像許多同樣來自日本的科技公司,愛普生也有不少「隱形冠軍」型的業務,例如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與機器手臂。這些不為大眾所知的業務,與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淵源,未來也面對類似的挑戰。...
2023 年 03 月 31 日

全球價值鏈解構 產業韌性供應鏈應運而生

回顧近幾年地緣政治衝突事件,2018年7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中國也對美國產品徵收關稅反制,拉起貿易戰序幕。2018年9月,雙方宣布第三輪相互徵收關稅。第一批的清單包含機械設備、醫療器材、電機設備、汽車等340億美元;第二波開始則針對半導體、電機產品、塑膠製品等160億美元;第三波針對化學、紡織、汽車零組件、自行車、動植物、礦產等項目,約2,000億美元。接著又在2019年將華為、海思等百家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進行技術封鎖與控管。2022年10月則新增13家中國公司列入禁止美國人投資黑名單,包括無人機製造商大疆科技、監控設備製造商浙江大華科技。...
2022 年 11 月 24 日

結合AI精準升級 3D列印強化彈性生產優勢

國際競爭態勢正在發生變化,快速的局勢變化同時帶來不確定性和新機會,以近期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為例,該法案要求汽車製造業者必須在本地採購電池材料,同時,其他零組件有一定比例必須在北美生產,這對於原物料重新調整而言為一大挑戰,當前許多企業正在調整產能與尋找新的生產基地的情況下,零組件在地化勢必帶來新的挑戰。但與此同時《降低通膨法案》對包括電動車在內的許多綠色經濟領域來說,這項法案都可能帶來新紅利,包含提供每台電動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對特斯拉、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而言皆是一大利多,所有產業的企業都必須重新評估商業模式,以發現新的成長機會。此外,公司必須找到不同的方法來生產與創新產品,在通膨的影響下,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更高,對中、上游廠商帶來更大營運的不確定性,大批次的生產或許已經不再有效,而過去講求的精實生產也遭受質疑,許多公司正努力思考如何平衡生產與需求的兩難,因此製造與產品開發部門必須進行大規模智慧轉型,以因應未來更多元、更大規模的潛在風險。...
2022 年 09 月 03 日

地緣政治左右經濟走向 中歐投資協定帶來哪些契機?

美中貿易衝突至今,加上一連串疫情與供應鏈議題,已經造成全球貿易重組,觀察兩國走勢,可了解到美國逐漸走向封閉、區域化,例如財政部長葉倫曾在2021年12月指出,美國有必要推動「保護主義式政策」,掌握關鍵技術並在美國本土生產,先是如半導體、電池、稀土、製藥領域,再向外延伸到國防、糧食、公共衛生、通訊科技,以解決國際供應鏈分布四散的弱點;而中國大陸則強化對外關係連結,雖然面臨全球部分民主國家抵制,但仍持續邁向全球化開放,除十四五政策外,目前胎死腹中、但未來可能重生的《中歐投資協定》(EU-China...
2022 年 08 月 18 日

Intelligent Asia系列展於8/24至27南港雙館展開

台灣規模最大的工業4.0主題展覽「Intelligent Asia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即將於8月24~2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隆重登場。2022年展覽匯集1,200家參展商及4,000個攤位,結合九大工業主題,打造製造業涵蓋產品開發、生產管理至倉儲配送的完整生態圈。...
2022 年 07 月 26 日

企業數位轉型不可或缺 競逐尖端深度技術各顯神通

企業在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兩大議題間周旋時,常忽略這兩者所運用的技術已落入深度技術(Deep Technology, Deep Tech)交集中。相對於深度技術,光譜的另一端為通用技術(General Technology,...
2022 年 07 月 02 日

導入高彈性邊緣運算 工業部署最小化當機風險

工業4.0透過採用資料分析、自主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的技術創新使生產製造變得「智慧化」。這些技術可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生產力和績效。同時這些資料驅動型的技術創新要求在生產製造的現場部署資訊技術(IT)系統,通常稱為邊緣IT或邊緣運算。在某些場景下,這種邊緣IT可能會增加自動化系統當機的風險。選擇專為生產製造環境設計的IT機櫃並投資購置適用的電源和制冷基礎設施可以解決製造環境中邊緣IT系統所面臨的挑戰。在本文中,描述了製造環境、當機成本以及部署工業邊緣IT的挑戰。此外本文還提供最佳實踐來實現高彈性的邊緣運算,進而最小化當機的風險。
2021 年 09 月 02 日

DLP具先進影像/曝光功能 高功率NIR雷射系統無往不利

光刻、3D掃描、3D列印和醫療系統等工業應用都仰賴於DLP技術以獲得先進的影像與曝光功能,DLP晶片組的數位化本質,減少了對機械零件的需求和校準維護工作量,提升系統設計效率。受益於DLP技術,利用高功率近紅外線(NIR)雷射的工業系統,包括3D列印的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動態灰階標記與編碼、剝離系統以及直接光聚合物雷射成像的工業數位印表機等。本文將介紹高功率NIR在工業應用中的用途。
2019 年 08 月 24 日

積層製造導入有譜  五年內開始製造高階PCB

目前在積層製造(3D列印)技術發展上,由於其成本與生產速度慢的特性因此應用狀況不如預期。然而近年來技術的演進漸漸解決了以上兩大困難,因此能夠慢慢看到積層製造應用在各製造領域之中。其中,印刷電路板( PCB)製造便是受到關注的應用之一,有望在五年內可以看見該技術該使生產高階的PCB產品。...
2018 年 06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