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喜迎商用元年 AI帶動電信業轉型

在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4)中,5G與人工智慧(AI)兩項技術備受矚目。日前工研院於「MWC 2024展會直擊:邁向智慧通訊新未來研討會」中指出,MWC 2024會展主題以Future...
2024 年 03 月 14 日

乘用/商用電動車加速普及 2024車用鋰電池持續看漲

鋰電池市場受到電動車銷量增加帶動,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技術研發則朝向高能量密度的方向邁進。電動車電池的需求以乘用車為主,電動巴士則在產品效能與成本效益表現良好之下,配合各國政策逐步普及。電池材料方面,即便正極、負極材料價格在2023年底,受到電動車銷量趨緩影響,呈現價格下跌及成長趨緩的趨勢。仍可以預期2020~2026年,正、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持續上升。...
2024 年 02 月 15 日

整車銷量再創新高 2024電動車衝向三成市占

各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點逼近,2025年挪威將率先實施禁令,2024年可以視為電動車產業的驗收與轉折時刻。2023年車用IC缺貨緩解,汽車產業也確立電動車的研發方向。隨著產業電動化與智慧化的腳步,汽車架構也走向Zonal架構及軟體定義汽車的模式。近年來,不只傳統車廠開發電動車,新創廠商也以特斯拉(Tesla)為首,紛紛搶攻電動化商機。...
2023 年 12 月 04 日

2023台灣全年EV銷量可望達10萬輛

全球車市隨著晶片荒與疫情緩解,汽車銷量回溫。電動車與氫能車市場,也在各國淨零碳排的目標下持續成長。其中電動車銷量市場與車廠的排名,在2023年出現變化,Ford可能超車Honda,而比亞迪(BYD)可望排入前十名。而電動乘用車銷量前三名的中國、美國與日本,雖然排名不變,但是隨著日本的48V電動車銷量表現亮眼,與美國市場差距逐漸縮小。而台灣2023年的電動車銷量,則可望達10萬輛。...
2023 年 11 月 27 日

半導體產業先蹲後跳 AI撐起晶片市場V形反轉

全球半導體市場自2022下半年歷經市場低迷,2023下半年可望迎來半導體產業觸底反彈的趨勢。人工智慧(AI)半導體則在大環境衰退的局勢下持續成長,快速成長的AI運算需求,以及AI終端應用潛能爆發,接連帶動AI專用晶片的市場成長。...
2023 年 07 月 05 日

IEK:2023全球半導體負成長 台灣仍表現亮眼

全球半導體市場從2022年第二季之後景氣出現反轉,2023年廠商需要積極處理庫存問題,因此Gartner預估2023年的半導體市場將是負成長,可能衰退3.6%。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研究員劉美君指出,在半導體市場中,衰退幅度較大的是記憶體市場。2022年記憶體市場已經因為庫存壓力而減產,成長受到阻力。2023年記憶體廠商則在消庫存的同時,等待消費電子新一波的成長動能,但目前觀察到2023年全球記憶體市場可能衰退16%。...
2022 年 12 月 01 日

IEK迎2030年人才大勢 AI驅動新就業市場

近幾年,全球化經濟已走向區域經濟整合,不但會直接影響各國貿易流量、資金流向以及就業創造,更會帶動全球產業鏈的重新洗牌。身為亞洲的一員,台灣如何在區域供應鏈中掌握重要核心技術,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2018 年 12 月 02 日

2030前瞻科技開始布局 6G重要性亞洲第一

面對未來全球創新趨勢,工研院與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合作,針對亞洲進行2030 前瞻科技調查,透過向日本、新加坡、韓國、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與印度等十個亞洲國家前瞻技術研發之專家及研發機構進行問卷調查後,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看重的前十大技術發展項目,並進一步與全球重點技術進行交叉比對。其中,6G行動通訊技術的重要性排名亞洲第一。...
2018 年 11 月 13 日

相關法規紛通過 台灣電動/自駕車即將上路

目前全球各國皆積極布局自動車與自駕車的技術與法規,台灣亦有所發展。在電動車方面,台灣憑藉著穩健的半導體優勢,正逐漸部署完整供應鏈。除此之外,政府也積極推動自駕車相關法規通過,在2018年下旬,便能看到第一個開放性場域的自駕車展示。...
2018 年 07 月 16 日

積層製造導入有譜  五年內開始製造高階PCB

目前在積層製造(3D列印)技術發展上,由於其成本與生產速度慢的特性因此應用狀況不如預期。然而近年來技術的演進漸漸解決了以上兩大困難,因此能夠慢慢看到積層製造應用在各製造領域之中。其中,印刷電路板( PCB)製造便是受到關注的應用之一,有望在五年內可以看見該技術該使生產高階的PCB產品。...
2018 年 06 月 27 日

能量密度/續航里程/成本 電動車性能指標三管齊下

因應節能減碳的訴求,各國政府正積極展開電動車的一系列政策推動與補助計畫,刺激電動車產業更上層樓,同時也帶動電池技術的發展。其中,電池技術的性能指標正朝著高能量密度、高性價比與高續航力的目標邁進。 電動車相關應用對於鋰電池電芯與模組皆有相對應的性能指標,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電池一直以來的訴求,而以車廠的角度出發,未來則是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續航里程。舉例來說,歐美車廠直接設定續航里程,例如福斯汽車(Volkswagen)希望能夠在2018年滿足約4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而體積容量密度約650Wh/L。...
2018 年 04 月 20 日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專訪 AI促使產學密切合作

由於人工智慧(AI)的崛起,各產業皆希望能夠將其業務與人工智慧結合。也由於人工智慧重視軟體、演算法技術的特性,使得企業需要更多來自學界、研界的前瞻研究能量。
2018 年 03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