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推支援四核心6MB緩存模組化電腦

凌華科技日前針對支援第八代Intel CoreTM i5/i7和Xeon處理器(代號Coffee Lake)的Express-CF,再推一款支援四核心Intel Core i3-8100H處理器的COM...
2018 年 10 月 23 日

Xilinx AI轉型拉攏資料中心 劍指Intel、NVIDIA

自行調適與智慧運算廠商賽靈思(Xilinx),多年來以可編程邏輯元件技術立足產業,為了在人工智慧(AI)的創新浪潮中注入下一波成長動能,啟動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轉型工程,並在日前的北京賽靈思開發者大會(XDF)中,積極與大陸雲端服務業者華為、阿里巴巴、浪潮等公司合作,搶占AI運算/推論市場,與布局較早的GPU、CPU競逐雲端AI應用大餅。...
2018 年 10 月 19 日

英特爾加碼10億擴產14nm 2019年10nm量產

為了緩解CPU供應吃緊以及消弭外界對於營收短少的顧慮,英特爾(Intel)日前宣布將增加資本支出,加碼10億美元,擴產14nm晶片產能,以因應客戶需求;並重申預期今年增加資本支出將達到150億美元,並預計在2019年量產10nm晶片。...
2018 年 10 月 04 日

貿澤電子攜手格蘭今原探索模控學技術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近日與知名工程師格蘭今原(Grant Imahara)一同發表新世代機器人系列的第四部影片,該系列為貿澤獲獎肯定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2018 年 09 月 10 日

貿澤電子攜手格蘭今原發表新世代機器人概念

半導體及電子元件代理商貿澤電子近日與知名工程師Grant Imahara(格蘭今原)一同發表新世代機器人系列的第三部影片,該系列為貿澤獲獎肯定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計畫的活動之一。...
2018 年 08 月 13 日

2017工業半導體產值年增11% 歐美廠囊括前五大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半導體產值為491億美元,年增率11.8%;其中,前五大廠皆由歐美業者包辦,德州儀器(TI)蟬聯市占第一寶座,而亞德諾(ADI)、英特爾(Intel)、英飛凌(Infineon)和意法半導體(ST)則分居二至五名。該機構預估,至2022年,工業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增長,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7.1%。...
2018 年 07 月 16 日

創新應用將風生水起 英特爾:5G商業化衝刺開始

5G SA標準底定後,也意味著5G商業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英特爾(Intel)技術與系統架構及用戶端事業部副總裁Asha Keddy表示,隨著5G SA規範問世後,真正的創新才剛剛開始,未來無線產業將會有更多措施推動5G往前發展,其商用步伐從散步變成慢跑、奔跑,到如今的開始全面衝刺。...
2018 年 07 月 04 日

手機/筆電通吃 Arm CPU效能直追Core i5

行動運算日趨複雜,加上各種新形態虛擬體驗、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應用與日俱增,推動手機處理器效能與效率提升的必要性。為此,Arm發布新一代Cortex A76行動處理晶片,提供媲美英特爾(Intel)Core...
2018 年 06 月 25 日

專訪艾德斯科技董事長溫峻瑜 商用車後裝ADAS需求可期

被英特爾(Intel)以新台幣4,500億元高價收購的Mobileye,是目前全球少數幾家已經能推出完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的公司。該公司雖然以視覺辨識演算法作為核心技術,但本質上是一家軟硬整合的公司,不僅有自己的晶片發展藍圖,也有專攻後裝市場的終端產品。
2018 年 06 月 16 日

布局邊緣運算 英特爾鎖定視覺應用

視覺應用商機潛力大,看好此一市場商機,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的邊緣運算布局戰略將先鎖定視覺應用,除了提供整合式繪圖晶片(Graphics)、Intel FPGA、Intel Movidius視覺處理器(VPU)等硬體外,近期更發布新款視覺推論與類神經網絡最佳化工具套件—OpenVINO,以加快網路邊緣環境開發各種高效能電腦視覺及深度學習推論(Inference)等應用。...
2018 年 06 月 13 日

Intel宣布投資SiFive RISC-V持續擴大全球版圖

RISC-V處理器IP廠商SiFive於近日宣布,英特爾(Intel)參與了該公司C輪融資。英特爾亦於英特爾投資全球峰會(Intel Capital Global Summit 2018)宣布該投資項目。RISC-V指令集有望利用本次資金擴大全球產品布局。...
2018 年 05 月 11 日

通訊服務供應商轉型 五大步驟順利邁向5G雲端

想要發揮5G的優勢,通訊服務供應商(CoSP)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就通訊服務供應商的雲端環境而言,若從雲端到整個CoSP價值鏈都能具備彈性、擴充性以及靈敏度(Responsiveness),就能更容易開發、推出以及提供各種新服務。
2018 年 05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