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良率難解 友達明年強攻4K×2K液晶面板

2013年友達將積極插旗4K×2K超高解析度液晶面板市場版圖。在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電視的良率瓶頸難突破之下,導致價格居高不下,恐將成為阻礙市場普及的絆腳石,也因此,友達已計畫將明年高階產品線重心放在市場需求快速崛起的4K×2K液晶面板,以期能挹注更高的營收貢獻。 ...
2012 年 11 月 09 日

瞄準In-cell、On-cell與OGS 面板廠搶薄型觸控商機

面板廠與保護玻璃供應商正積極搶進薄型觸控市場。高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裝置製造商,為突顯產品差異,對觸控面板厚度及保護玻璃硬度的要求愈來愈高,因此面板和玻璃製造商已分別加緊開發In-cell、On-cell與OGS觸控方案,以及超薄且超高強度的保護玻璃。
2012 年 10 月 08 日

為量產OLED TV鋪路 友達布局LTPS與Oxide基板

友達已展開低溫多晶矽(LTPS)和氧化物薄膜電晶體(Oxide TFT)基板部署。面對三星(Samsung)、樂金顯示(LGD)加緊啟動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電視面板量產,友達亦積極展開LTPS及Oxide...
2012 年 10 月 01 日

挾TRUEOLED技術 奇美衝刺AMOLED量產

奇美電子正加快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量產。繼友達宣布於第三季開始量產AMOLED後,奇美電子也快馬加鞭全力衝刺,目前已發布可量產的TRUEOLED面板,預計年底前導入生產。 ...
2012 年 09 月 17 日

蘋果/索尼/三星忙卡位 In-cell觸控市場掀激戰

蘋果、索尼及三星皆已展開內嵌式(In-cell)觸控技術布局。其中,索尼In-cell面板已率先商用且終端產品也已上市;而蘋果則與樂金顯示(LGD)合作開發In-cell面板,並已於近期導入量產。至於三星則挾更精簡的In-cell設計架構來勢洶洶,並積極申請專利,同時致力發展相關觸控IC,讓In-cell市場戰火愈演愈烈。 ...
2012 年 09 月 03 日

大陸面板廠5.5代線全速啟動 AMOLED市場熱戰方酣

中國大陸面板廠正積極加入中小尺寸AMOLED市場戰局;包括京東方與上海天馬微電子均已計畫於2013年底前投產5.5代AMOLED產線,再加上其他中國大陸、日本及台灣面板廠競相部署之下,可望終結三星獨大市場的局面,讓中小尺寸AMOLED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
2012 年 07 月 21 日

Windows 8點燃戰火 In-cell與OGS卡位戰開打

為使Windows 8主打的Metro使用者介面能完全發揮,製造商已競相在筆記型電腦與一體成型(AIO)電腦導入觸控技術,帶動中大尺寸觸控面板需求增溫;不論In-cell或OGS供應鏈廠商,均積極展開產品線和產能部署,搶食市場大餅。
2012 年 07 月 09 日

競逐LTPS商機 中日韓面板廠擴充5.5代線

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面板廠5.5代低溫多晶矽(LTPS)將陸續於下半年投產。在蘋果(Apple)與三星(Samsung)大量於智慧型手機中採用LTPS技術的帶動下,LTPS市場正快速增溫,吸引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面板廠陸續投產LTPS背板,而近期更積極由原本4.5代線升級至5.5代線,進一步提升背板切割經濟效益。 ...
2012 年 06 月 22 日

猛攻Win 8 AIO 劍揚攜手華映Q3量產In-cell

內嵌式(In-cell)觸控面板量產將再添一樁。劍揚與華映將於第三季連手量產業界最大尺寸In-cell觸控面板,搶攻Windows 8一體成型(AIO)個人電腦(PC)、超輕薄筆電(Ultrabook)、桌上型電腦等應用版圖。 ...
2012 年 06 月 18 日

On-cell與In-cell突起 OGS錯失高階智慧手機商機

On-cell與In-cell將成高階智慧型手機觸控技術新主流。由於OGS觸控技術無法符合三星與蘋果對下一代智慧型手機螢幕強度規格的要求,因而讓On-cell與In-cell趁勢崛起,並分別獲得三星和蘋果採用,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有利發展位置。
2012 年 06 月 18 日

可彎折觸控感測器出爐 三星YOUM面板量產有譜

三星可撓式AMOLED面板--YOUM的發展將有重大突破。在掌握氧化銦錫(ITO)替代材料與可彎折觸控感測器解決方案後,三星已排除開發可撓式AMOLED觸控面板的最大技術阻礙,預計今年底即可導入量產,開啟可撓式面板商用先河。
2012 年 05 月 17 日

關稅優惠效益低 韓美FTA對台衝擊不大

韓美簽署FTA,短期內對台灣顯示器產業不會造成明顯影響。由於FTA規定在韓國境內或北美自由貿易區完成製造的產品,才享有輸美免關稅的優惠,但目前韓國顯示器製造商的組裝和製造基地多設在中國大陸,因此FTA關稅優惠效益難顯,對台灣業者威脅不高。
2012 年 05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