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參加台灣鈑金雷射展 秀智慧製造新應用

2020台灣鈑金雷射展在9月18日到9月22日於台中舉辦,所羅門以「來自眼界的智慧啟動製造業智能化」為主題參展,在展覽中展出智慧焊道檢測方案與智能取放系統等智慧製造相關應用,並在大會研討會上演講「AI機器視覺如何協助業者省力省時-以焊道檢測、智能打磨、智能夾取為例」。...
2020 年 09 月 23 日

凌華推一站式邊緣方案 簡化工業AI機器視覺部署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商凌華科技(Adlink)推出全新的 NEON-1000-MDXAI智慧相機系列以及智慧棧板解決方案,搭載 Intel Movidius Myriad X VPU(支援經過 OpenVINOTM...
2020 年 09 月 18 日

新冠疫情加速製造業數位轉型腳步 AI視覺/手臂整合更強大

新冠疫情為全球製造業帶來艱鉅挑戰,為保持產線正常運作,製造業者無不加快導入產線自動化,以便在人員隔離、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仍可繼續生產。另一方面,製造業者除了自動化,更開始追求智慧化,希望讓生產線運作能更有彈性。
2020 年 09 月 12 日

台積電7nm生產超過10億個裸晶 6nm已進入量產

台積電於2018年4月投入7nm製程量產,目前已經生產10億個品質良好的裸晶,提供數十個客戶應用在超過百種產品中。這些矽的數量足以覆蓋超過13個曼哈頓市區,且每個晶片都具有10億個電晶體,代表總共有超過500億的7nm電晶體。...
2020 年 08 月 24 日

愛德萬結盟PDF Solutions 打造Advantest Cloud

愛德萬測試(Advantest Corporation)與PDF Solutions宣布建立夥伴關係,合作內容如下:雙方簽訂開發協議,以PDF Exensio軟體分析平台為基礎,建立由Exensio驅動的愛德萬測試雲(Advantest...
2020 年 08 月 18 日

機器學習邁向物聯網終端 神經網路加值MCU邊緣智慧

機器學習演算法朝向物聯網終端的應用發展。在MCU常見的記憶體/運算限制下,優化CMSIS-NN內的核心,便能極大化效能。
2020 年 08 月 17 日

開放不等於免費 CPU客製化必須穩紮穩打

以客製化CPU滿足AI等特定應用對運算效能的需求,是未來處理器/SoC設計的趨勢,但客製化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挑戰,晶片設計者必須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
2020 年 08 月 06 日

天時/地利/人和俱足 開放處理器來勢洶洶

開源處理器並非新概念,但在摩爾定律接近尾聲,AI應用卻創造出更多運算效能需求的情況下,利用開源處理器的客製化彈性,讓處理器得以針對特定運算任務提供更多效能,成為許多晶片業者探索的方向。
2020 年 08 月 03 日

高通推機器人RB5平台為5G/AI應用鋪路

高通(Qualcomm)日前基於過去成功的RB3平台,發布專為機器人設計的RB5平台。RB5平台由一系列機器人/無人機通用的軟硬體產品組合而成,將能整合高通的5G及人工智慧(AI)技術,有助於開發人員與製造商創造出下一世代所需的高算力、低功耗機器人/無人機設備,並預計2020年上市。...
2020 年 06 月 19 日

突破尺寸/功耗/效能天險 智慧推論晶片迎接新典範

晶片業者已研發出創新的運算架構,可實現低功耗、小尺寸解決方案,將AI推論智慧帶入更多邊緣裝置。
2020 年 06 月 13 日

AI提升認知/本地化資料 協作機器人優化製造流程

機器人的工業運用已經歷好幾個世代,工業物聯網(IIoT)現在引進協作機器人(Cobot),在未來的工業自動化領域與人類建立相輔相成的工作關係。於此同時,物聯網(IoT)已是進行式,未來還大有可期。現在已有數十億部裝置連上網際網路,能擷取、操縱及處理來自不同來源的訊號。電腦連接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和裝置,透過感測器接收資訊。物聯網從外部世界收集類比資料,編碼成數位訊號再透過網際網路傳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裝置、邊緣和雲端可發揮邊界的作用,將網路分成不同的領域,在其中處理資訊,顯見IoT有助於自動化作業的協調與控制。
2020 年 05 月 16 日

三向直搗技術/智慧應用難關 聊天機器人起腳射門

由於技術的限制,和聊天機器人的對話經常使得溝通成本增加,這與大家一開始對於聊天機器人的期待,即以最少代價取得最大利益的想像相違背;再者,隨著2018年臉書關閉虛擬助手M,亞馬遜(Amazon)的語音助理Echo被爆侵犯用戶隱私權,整個產業逐步低迷。
2020 年 04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