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結合光學/運算技術 OCR文字辨識準確無礙

「回字有四種寫法,你知道嗎?」這是魯迅小說《孔乙己》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橋段之一。然而,許多人難以想像的是,《孔乙己》百年後的現在,「回字的四種寫法」竟然成為了讓眾多科學家、學者與技術專家頭痛的問題。這一切,得從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2022 年 04 月 28 日

ML實現中文古籍數位化 達摩院研發OCR識別系統

近日一批珍藏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中文古籍善本利用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技術數位化,透過漢典重光平台提供古籍內容翻閱、檢索及調用功能。漢典重光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國四川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國家圖書館及浙江圖書館等單位共同合作,旨在尋覓流散海外的中國古籍將其數位化與公共化,協助一般大眾古籍研究者使用古籍資料。...
2021 年 05 月 25 日

機器視覺受大廠重視 AI助力工業應用大爆發

2D機器視覺技術已發展相當成熟,也越來越受到工業領域的重視。在台灣,許多半導體大廠甚至開始設立部門,培養專業團隊來開發最為適合自家產線的機器視覺應用。人工智慧(AI)亦是眾廠商關注的另一項技術,未來在機器視覺與人工智慧兩大技術聯手之下,將開展出更多工業相關的新應用。...
2018 年 08 月 09 日

克服現有機台升級難題 凌華/英特爾聯手提解方

從各種生產機台取得即時資料,是實踐工業4.0的第一步,但這一步所牽涉到的設備投資,就足以讓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望而卻步。據估計,目前全世界製造業所使用的生產設備中,約有80~90%仍不具備聯網功能,因此,若要讓中小企業加速落實工業4.0,如何用安全、穩定又低成本的方式讓既有設備也能把資料上傳到雲端,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看準這項需求,凌華正式發表以英特爾(Intel)平台打造的DEX-100解決方案,藉由光學字元辨識(OCR)技術和顯示介面,將人機設備(HMI)上顯示的機台資料由影像轉成字元,從而在不用修改設備軟體的前提下,讓不聯網的機台也具備將資料上傳到雲端的能力。...
2017 年 11 月 15 日

打造巨量資料分析平台 IBM/台大攜手合作

為充分運用巨量資料,IBM與台大、工研院合作推展「開放式協同研究(OCR)」。由IBM提供4月中才發布的整合系統PureSystem及奧斯丁實驗室資源,結合台大與工研院開發應用軟體能力,共同執行開放式協同研究計畫,未來研究成果也將開放予台灣產學界。 ...
2012 年 04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