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多螢串流皆宜 LED可見光通訊技術成真

未來利用發光二極體(LED)照明上網或進行影音、檔案互傳將可成真。工研院研發LED可見光通訊(VLC)技術有成,因而讓LED燈具能同時實現照明、聯網或多螢高畫質(HD)影音互傳,預計明年年中將在新光醫院試運轉,增添LED照明應用價值。 ...
2012 年 10 月 26 日

擴充處理器有彈性 PXI有效縮短WLAN測試時間

由於業界不斷正降低測試成本,許多射頻(RF)測試工程師須更縮短量測時間,無線區域網路(WLAN)裝置的測試作業亦須迎合此趨勢;不論是設計檢驗的自動化測試系統,或者最後的生產測試作業,測試系統的量測速度都愈趨重要。
2012 年 07 月 22 日

NI攜手TU Dresden研發5G行動網路

美商國家儀器(NI)與德勒斯登科技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 TU Dresden)攜手合作,運用LabVIEW系統設計軟體研發5G無線系統新技術,雙方即將成立5G無線實驗室,該研究不僅納入多種系統概念,同時聚焦在正交頻多分工(OFDM)技術的演進過程,研究結果將決定無線通訊後續發展的全球標準。 ...
2012 年 07 月 12 日

兼容PRIME與G3規範 Netricity PLC年底登場

HomePlug聯盟計畫將觸角延伸至智慧電網應用領域。在成功將HomePlug電力線通訊(PLC)技術推廣至家庭聯網市場後,HomePlug聯盟已著手制定新的PLC規範–Netricity...
2012 年 06 月 21 日

IQxstream助臂力 LitePoint拓展4G市場

萊特菠特(LitePoint)利用IQxstream拓展4G測試市場範疇。長程演進計畫(LTE)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許多測試挑戰一一浮上檯面,如何以更快速、更低成本方式進行終端產品的量測,已成為LTE製造商與儀器廠商迫切的問題,為解決LTE種種新的測試挑戰,LitePoint發表測試速度快一倍、高頻寬的IQxstream測試平台。 ...
2012 年 03 月 27 日

爭搶智慧電網大餅 G3/PRIME積極拉攏晶片商

G3及PRIME正全力爭取晶片商支持,搶進智慧電網。其中,G3技術陣營的主導廠商Maxim已大開專利之門,期吸引更多晶片業者加入G3解決方案研發行列,共同做大市場;而PRIME聯盟則以西班牙與葡萄牙擴大智慧電網建置計畫為誘因,刺激晶片商會員加碼投入。
2012 年 03 月 12 日

葡、西電廠相挺 PRIME-PLC勢力坐大

電力線智慧電表進化(PRIME)標準的發展正明顯加溫。繼西班牙電廠IBERDROLA宣布於2012~2013年增購一百萬個採納PRIME標準的智慧電表(Smart Meter)後,包括HC Energía、Gas...
2012 年 02 月 23 日

LTE終端市場規模急擴張 思寬加碼部署

值此長程演進計畫(LTE)電信營運商如火如荼展開商業營運部署之際,晶片商亦加緊市場拓展步伐,繼高通(Qualcomm)、ST-Ericsson等晶片大廠之後,思寬亦針對LTE終端裝置推出多款解決方案,並與富士通半導體合作,積極插旗LTE市場。 ...
2011 年 11 月 01 日

多核心SoC/軟體程式庫加持 高效能LTE實體層方案誕生

基地台要成功支援長程演進計畫(LTE)須在系統單晶片(SoC)設計時大量創新,如利用功能強大的多核心架構,提升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和LTE的效能,同時降低基地台成本和功耗。再者,全面優化的LTE實體層程式庫軟體,亦可縮短產品開發時程。
2011 年 10 月 13 日

羅德史瓦茲推IEEE 802.11ac訊號分析軟體

IEEE 802.11ac無線通訊標準目前正在研發階段,此標準能夠提供在5GHz頻寬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更高的流量。新標準在使用更廣泛的射頻(RF)頻寬(高達160GHz)將使流量至少達到1Gbit/s,更多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空間流(最多8),多用戶MIMO與高密度調變(高達256QAM)。羅德史瓦茲(R&S)發表FS-K96...
2011 年 06 月 07 日

安捷倫射頻/微波量測暨應用論壇開跑

台灣安捷倫科技將於4月19~21日(星期二~四)分別於台北富邦國際會議中心、新竹煙波飯店、高雄金典酒店舉行射頻/微波量測暨應用論壇,此次三天的巡迴活動,旨在為您帶來最新的射頻/微波測試技術及應用。 ...
2011 年 03 月 29 日

搶攻智慧電網商機 PLC步蹣跚

各國積極布建智慧電網(Smart Grid),而以住家或大樓為單位的小型電網須相互連結,才能串聯成智慧電網,因此也吸引各式有線與無線通訊技術積極搶進此一市場新藍海。雖然電力線通訊(PLC)在一般家用環境中擁有建置成本低、便利性等優勢,但礙於住家電力設計和雜訊相當複雜,因此較不適用於住宅中。 ...
2011 年 03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