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吞CCFL與側光式市占 低價直下式LED TV勢起

挾凌厲的價格攻勢,低價直下式LED TV正快速侵蝕CCFL TV與側光式LED TV的市占,並可望在2012年躍居低價電視機市場的主流機種。在此同時,低價直下式LED TV毋須導光板的設計,也導致LCM廠商在整體供應鏈的角色日趨邊緣化。
2012 年 03 月 19 日

打造輕薄觸控模組 OGS/In-Cell精簡感應層結構

低成本與輕薄化已是下一代觸控技術發展的首要考量,因此,除高整合度的內嵌式(In-cell)技術外,僅在顯示面板外加上一層保護玻璃的OGS方案,同樣備受業界期待。目前,全球觸控面板製造商已全力投入OGS與In-Cell技術研發,期進一步提高貼合良率,早日大量商用。
2012 年 03 月 15 日

夏普Oxide TFT背板助力 新iPad解析度立新標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Oxide TFT)背板是蘋果提高新iPad面板解析度的關鍵秘方。為創造更高畫質、拉大與其他競爭者的差距,蘋果於新一代iPad中首度導入夏普(Sharp)的Oxide TFT背板,以提高液晶顯示器(LCD)面板的穿透率和開口率,並在不影響亮度及成本的前提下,實現高達264每吋畫素(ppi)、2,048×1,536的超高解析度。 ...
2012 年 03 月 12 日

銦礦供貨不穩 新型透明導電膜見縫插針

新型透明導電膜材料正大舉搶進市場。由於目前觸控面板主流原料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面臨銦礦短缺、原料出口受限以及價格飆漲等問題,各種新型透明導電膜材料遂紛紛出籠,並試圖以更高導電性與更低成本的產品訴求,吸引觸控面板廠採用,期提升市場滲透率,打破透明導電膜市場由ITO主導的局面。 ...
2012 年 02 月 09 日

低價直下式LED TV崛起 LCM廠挑戰加劇

低價直下式發光二極體背光源液晶電視(LED TV)崛起,將使液晶顯示器模組(LCM)廠商面臨極大的營運考驗。有別於側光式,低價直下式LED TV毋需導光板,未來恐將導致LCM廠角色式微,因此LCM業者正積極擴張在數位看板等高利潤利基型應用版圖,以降低低價直下式LED...
2012 年 02 月 07 日

跳脫E-reader應用範疇 mirasol瞄準手機市場

未來高通光電mirasol顯示器亦將進入手機市場。待台灣新成立的高通顯示器製造於201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後,mirasol將挾其省電、戶外強光依然可視等特性,進一步進入智慧型手機顯示器市場。 ...
2012 年 02 月 01 日

技術/系統左右開弓 台面板廠力攻OLED照明版圖

為搶得OLED照明市場先機,台灣面板商除戮力克服相關技術窒礙之外,同時亦積極結合下游系統商的力量,期共同做大OLED照明市場。長遠觀之,台灣面板業者進軍OLED照明領域,若要避免最終淪為代工宿命,發展自有品牌將為關鍵課題。
2012 年 01 月 30 日

供應鏈雛形漸具 台灣厚實軟性電子紙實力

由於TFT LCD面板營收虧損擴大,面板商的戰線亦延伸至軟性電子紙市場,為不落韓國面板廠之後,國內面板廠紛紛展開軟性電子紙部署,可望加速實現商用化,未來將與三星等面板廠共同爭食軟性電子紙市場大餅。
2012 年 01 月 09 日

卡位軟性AMOLED 台面板廠拼2年後量產

台灣面板廠正積極累積軟性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量產能量。在工研院掌握封裝與塑膠基板專利核心技術,以及終端顯示器品牌廠商表態支持之下,國內面板廠對於軟性AM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信心已大幅提升,除積極展開布局外,亦定下2年後導入量產的目標,期及早卡位市場先機。 ...
2011 年 12 月 29 日

搶救營運大作戰 面板廠強化合作與研發

全球面板業者正面臨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生存考驗。為突破目前經營上的困境,面板廠紛紛調整營運步伐,除透過合作、整併及開發新興市場等方式,擴大營收規模外,亦持續研發下一代面板技術,以維持既有市場競爭力。
2011 年 12 月 15 日

搶進OLED照明 台面板廠品牌策略是關鍵

國內面板廠若要掌握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照明商機,品牌發展將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由於OLED顯示器與照明的生產材料與設備相同,台灣面板商已開始跨足OLED照明產品開發;然長期而言,台灣面板業者發展OLED照明若缺少自有品牌與通路作為出海口支撐,將難與傳統燈具品牌大廠匹敵。 ...
2011 年 12 月 08 日

後段封裝設備瓶頸待解 EWD量產窒礙難行

電濕潤顯示器(EWD)後段封裝製程桎梏難突破,恐將阻礙其商品化腳步。EWD前段製程與傳統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相似,但後段封裝製程與設備卻大相逕庭,且提高良率的技術門檻頗高,成為發展隱憂。 ...
2011 年 12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