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保護元件雙管齊下 無線快充安全毫不妥協

高功率無線充電逐漸成為剛性需求,而充電安全性更是高功率方案能否普及的核心,如果能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獲得更進一步的確保,將有助於市場的開拓。
2021 年 02 月 08 日

迎接資料中心轉型 鋰電池助UPS儲能再進化

企業級以及超大規模高效能運算的需求看漲,如何提升資料中心的電源效率,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而在UPS解決方案中,鋰電池因成本低廉、效能優異等諸多因素,成為現代儲能系統的新興選項。
2021 年 01 月 04 日

TTC物聯網資安標章S-IoT接軌國際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執行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計畫-強化物聯網資安防護】,輔導台達電子「BIC Smart Lighting藍牙智慧燈具」取得國內首張國際UL IoT安全評等(Certificate...
2020 年 12 月 17 日

UL發首張面板顯示業UL3600循環係數認證予友達

台灣企業在永續議題的表現再度突破,全球安全科學公司UL日前宣布友達光電(AU Optronics)獲得全球面板顯示產業的首張UL 3600循環係數認證。 根據美國《新聞週刊》的《循環:全球企業如何擁抱循環經濟》(Going...
2020 年 12 月 04 日

UL發首張大型工商業用儲能系統UL 9540認證

全球安全科學認證機構UL宣布聯合再生能源(3576)的儲能系統通過UL 9540標準的測試認證,成為全球大型工商業用儲能系統的UL認證首例。UL 9540是第一本針對儲能系統的安全標準,亦是國際上評估儲能系統的安全性認可標準。...
2020 年 09 月 10 日

照明產業生態系聯手提供紫外線消毒燈安全指南

新冠疫情爆發後,消毒殺菌產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在提升照明類電器的安全性與性能這一共同目標的指引下,安全科學公司UL、美國照明協會(ALA)和美國電氣製造商協會(NEMA)聯合發布最新立場文件。該文件提出兩大目標,一是提醒人們注意紫外線燈的安全隱憂;二是幫助製造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瞭解哪些設備是安全的,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安全操作這類設備。...
2020 年 08 月 07 日

UL獲福斯汽車外部測試實驗室擴展增項資格

UL位於德國克雷菲爾德(Krefeld)的材料測試實驗室,近日獲福斯汽車認可成為其核准的外部實驗室,日後將可根據福斯汽車零部件檢測標準PV3942進行材料的逸散測試。 UL材料暨供應鏈部汽車業務經理Dr.Thomas...
2020 年 08 月 05 日

為IoT安全把關 台灣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正式成立

隨著物聯網垂直應用逐漸成熟發展、而隨之而來的資安威脅也成為企業須重視的關鍵。為此,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與桃園市政府合作、偕同優力(UL)、中華資安等國內外合作夥伴,於虎頭山創新園區成立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提供一站式資安檢測服務,引領台灣物聯網軟實力接軌國際資安標準。此外,TTC繼去年四月推出的物聯網資訊分享及分析中心(IoT-ISAC)平台後,今日也宣布對一般民眾免費開放,冀望透過國內首座物聯網資安情資資料庫,提供多元內容,提升全民資安防護意識與警覺性;並提供企業線上資安檢測服務,全方位為台灣物聯網資安把關。...
2020 年 02 月 17 日

5G加快無人裝置應用 安全把關快步跟上

5G高速傳輸、大頻寬、低延遲的特性可說是無人裝置(自駕車、無人機等)實現與普及的重要推手。然而,無人裝置的崛起雖說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卻也伴隨著新的安全隱憂。為此,UL積極聯合產官學及其他利害關係者,透過共識制訂更透明化的「UL...
2019 年 07 月 18 日

OSHA強制要求工作場所用鋰電池須符合UL電池標準

鋰電池安全問題不斷,國際法規單位均高度關注相關風險。為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在職業安全管理領域具指標性地位的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OSHA)日前公告採納3本UL電池標準,強調使用於工作場所的鋰電池產品必須遵照UL標準,並由合格的國家認可實驗室(Nationally...
2019 年 04 月 16 日

透視物聯網的安全標準過去與未來 IoT Star Rating安全評等/認證標章凸顯可信產品

物聯網應用發展的腳步近年來加快,但在各地法令規範不同步之下,往往難以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可鑑別產品的安全度,讓消費者安心。為此,優力國際安全認證(UL)正積極發展IoT Star Rating計畫,預期可協助ODM/OEM製造商,在品牌商提出要求之前,就已主動地具備嚴謹的安全防護措施,並且有能力出示證明,藉此提高競爭優勢。
2019 年 01 月 08 日

從晶片、系統到雲端全面備戰 物聯網資安危機/商機並呈

物聯網應用商機相當龐大,無論晶片、軟硬體或雲端業者皆有機會分食這塊大餅,然而,隨著各領域應用發展日益蓬勃,資訊安全問題也開始浮上檯面,再加上GDPR法規催化,不僅為相關業者帶來開發上的挑戰,同時也衍生出各種資安防護商機。
2019 年 01 月 0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