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大陸官方力挺的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技術,在中國移動積極進行網路布建的情況下,用戶數可望於今年底突破一千萬大關。此外,中國大陸政府更試圖透過其外交力量,將該技術推廣至其他新興市場。面對崛起中的TD-SCDMA,身為行動通訊技術發源地的歐洲卻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羅德史瓦茲執行長Michael Vohrer表示,歐洲行動通訊產業對TD-SCDMA普遍抱持著又愛又怕的心態。 |
射頻通訊量測廠商羅德史瓦茲(R&S)執行長Michael Vohrer在談及TD-SCDMA技術時,開門見山地評論說,這是一個讓他感覺相當矛盾的技術。一方面這是第一個由亞洲主導的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對於向來主導全球行動通訊技術標準發展的歐商而言,包含他本人在內,難免帶有畏懼亞洲崛起的情緒;另一方面,身為量測方案的供應商,只要客戶群有量測需求,就應該設法滿足。因此,R&S近年來在亞洲積極投資,除了追求與亞洲客戶一同成長外,同時也希望藉由在亞洲各地布建據點與研發中心,以期第一手掌握亞洲的技術動向。
不過,同為歐商的英飛凌(Infineon),對於TD-SCDMA的態度就顯得相對保守。英飛凌通訊事業部業務行銷資深副總裁Dominik Bilo表示,中國大陸藉由發展自有標準,趁機取得外商技術的意圖昭然若揭,這也是英飛凌決定暫不投入TD-SCDMA的主要顧慮之一。
此外,就英飛凌的觀點,TD-SCDMA雖然成長快速,可望具備一定用戶規模,但短期內仍難脫中國大陸本地市場的格局。且光就中國大陸本地市場來說,除TD-SCDMA外,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與高速封包存取(HSPA)市場需求同樣強勁,畢竟WCDMA所衍生出的一系列3G標準,目前仍是通行全球的主流,對於經濟起飛,出國機會變多的中國大陸使用者而言,可以跨國漫遊是一大優勢。
至於近來有些市場人士認為,由於歐洲各國目前有部分只能提供分時通訊的閒置頻段,不失為TD-SCDMA與分時長程演進計畫(TD-LTE)進軍歐洲市場的契機,Bilo亦不表看好,畢竟行動通訊除了技術與商業議題外,還受到其他複雜的因素影響。
編按:羅德史瓦茲執行長Michael Vohrer已於7/1宣布退休,繼任執行長為Manfred Fleisch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