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加速衝刺 測試成本仍為門檻

作者: 侯冠州
2018 年 01 月 03 日

線介面傳輸需求有增無減,在Type-C替代模式與英特爾(Intel)核心處理器相關計畫推波助瀾之下,Thunderbolt於消費性市場應用日漸增加;然而,身處競爭激烈的高速傳輸介面市場中,Thunderbolt未來若要加速發展,權利金與較高的測試費用將是最大的普及門檻。

Thunderbolt為英特爾與蘋果(Apple)共同設計的硬體傳輸介面,而2015年發表的Thunderbolt 3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0Gbit/s,滿足高速資料傳輸及供電需求,亦支援USB Type-C介面;且英特爾為推廣Thunderbolt發展,也宣布未來將把Thunderbolt 3整合到CPU當中。

宜特科技訊號測試事業處/工程處協理余天華表示,Thunderbolt的規格一向完善,不僅傳輸速度快、產品相容性高,測試規範也十分嚴謹,而英特爾一直是Thunderbolt的主要推手。不過,相較於USB 3.1、HDMI等傳輸標準,Thunderbolt須收取權利金及測試費用較高,也成為推動Thunderbolt發展的兩大門檻。

然而,為推動Thunderbolt普及化,英特爾預計於2018年免收權利金。對此,余天華認為,相較於USB,Thunderbolt須收取權利金,普及率難免會受到影響;而免收權利金後,一定會對推廣速度有所助益,因為只要「免錢」,市場就會有興趣。

不過,即便免收權利金,Thunderbolt仍有測試費用這道門檻須克服。余天華指出,由於Thunderbolt測試規範嚴謹,相較於HDMI、DisplayPort等標準,Thunderbolt須進行「兩輪式」的測試。也就是須先在一套設備預先測試後,接著到實驗室進行「正式」測試,最後再檢測兩次測試結果是否相符。

如此一來,Thunderbolt測試實驗室的投資成本相對較高,因為量測商須購買兩套設備,也連帶提升了Thunderbolt的測試費用。

余天華透露,一般HDMI的測試費用報價約是20多萬新台幣,DisplayPort大概不到20萬;然而,Thunderbolt由於上述原因,其測試費用約估在60~100萬新台幣,甚至還有可能超過。也因此,即便未來免收Thunderbolt權利金,但偏高的測試費用,仍會是影響Thunderbolt普及的一大挑戰。

標籤
相關文章

防堵DisplayPort勢力坐大<br>HDMI Licensing擬取消授權費

2009 年 07 月 24 日

腹背受敵 DisplayPort發展蒙陰影

2010 年 05 月 03 日

支援3D顯示 DisplayPort力圖生存

2010 年 05 月 17 日

專用控制器問世 USB 3.0進駐手機有譜

2011 年 07 月 05 日

USB-IF成立新工作小組 著手修訂視訊傳輸標準

2016 年 06 月 06 日

HD訊號傳輸需求日增 有線介面需求水漲船高

2017 年 10 月 05 日
前一篇
瑞薩/Green Hills Software合作開發互聯駕駛座汽車
下一篇
AirFuel調整發展方向 磁共振轉進封閉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