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VR)時正興,遊戲玩家更是躍躍欲試。不過,安全認證廠商UL提出VR裝置的三大安全隱憂,以及七項須克服的挑戰,提供製造商在產品研發設計上更多的思考。
UL消費性事業電子科技產業部首席工程師江志翔表示,虛擬實境應用要蓬勃發展,須正視潛藏的安全問題。 |
UL消費性事業電子科技產業部首席工程師江志翔表示,VR帶來的安全隱憂包括物理、生理與心理三大層面。以物理層面而言,頭戴式顯示器的重量與密合度有可能讓頭部產生壓力,舉例來說,目前市面上最輕的VR頭盔大約為300公克,即便如此,長期使用下來也可能對頭頸造成一定的壓迫;且虛擬實境顯示器零配件眾多,一不注意兒童有可能誤食小零件甚至鈕扣電池。
江志翔進一步說明,在生理層面,最常發生的便是頭暈、噁心與嘔吐等症狀。使用者可能會產生類似暈車的動暈症;且罹患光敏性癲癇的患者,也有可能因為使用VR頭盔而病發;再者,通常使用者會長時間配戴頭戴式顯示器,若是材質不夠理想,皮膚也可能會產生過敏現象。
至於心理層面,長期使用VR有可能會讓使用者的行為改變,呈現焦慮、沉溺、離群,甚至情緒改變的現象,遊戲玩家可能因虛實不清,而在現實世界中做出不可逆的悲劇;且有可能讓使用者認知功能產生變化,讓知覺或方向感迷失。
另一方面,UL也提出了虛擬體感會帶來的七大安全挑戰,包括仿真運動、視覺生理互動、機電系統長期運行是否負載、機械結構負重、建築物結構、密閉空間爆炸疑慮,以及緊急疏散等安全挑戰。
UL能源暨電力科技部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對此強調,虛擬實境有突破,歡樂不受限天候;體感技術門檻高,安全仍然為首要;企業若要營運長久,投資要保障,有賴全方位的功能性安全。
話雖如此,由於虛擬實境為全新領域的產品,目前尚未制定出相關的法規或是認證來確保這一類裝置的安全性。對此,江志翔則是提出希望能與VR相關的晶片、裝置硬體設備,以及遊戲軟體等廠商,共同制定出一套業界標準,以加強虛擬實境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