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市場漸起,其中,鈺創、祥碩、威盛與睿思(Fresco)等皆已具備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的研發能力,連原專注於裝置端的德州儀器(TI)亦宣布將量產USB 3.0主控端晶片。面對眾多競爭者,市占已逾95%的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仍老神在在。
瑞薩電子科技中心第一應用技術部經理陳俞佐表示,除了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技術外,該公司也擁有USB 3.0集線器晶片研發技術。 |
除了上述開發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的廠商外,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已確定將USB 3.0整合至晶片組中,對瑞薩電子既有的市場而言,將造成不小的影響,瑞薩電子科技中心第一應用技術部經理陳俞佐表示,瑞薩電子可在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市場領先群雄的原因,在於該公司一向遵循自家產品的推出節奏,再加上各代產品皆通過USB應用者論壇(USB-IF)認證,取得認證標籤,在市場上建立一定的地位,亦較受品牌業者青睞,因此可領先其他業者,贏得較高的市占,面對其他業者的競爭,瑞薩電子也將好整以暇,迎接挑戰。
不過,陳俞佐坦言,隨著其他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業者陸續取得USB-IF認證後,以及英特爾Ive Bridge與超微晶片組問世後,將開始影響瑞薩電子現有的市占率,預期今年下半年瑞薩電子的市占率也將稍有波動。然而瑞薩電子第三代主控端控制晶片產品,預計於2011年7月通過認證後將正式上市,憑藉該產品更低的功耗與更小的系統封裝(SiP)技術,相信可讓瑞薩電子維持市場的領先。陳俞佐並透露,第三代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亦希望藉由較低功耗與較小晶片尺寸的優勢,可順利打進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市場。
至於英特爾與超微的晶片組對瑞薩電子的影響,陳俞佐指出,根據超微的計畫,整合晶片組將提供四個USB 3.0埠,但對消費者而言勢必不夠,未來USB 3.0應用攀升時,將需要更多埠數,以滿足需求,系統業者仍須在中央處理器(CPU)之外,另加USB 3.0主控端控制晶片,此亦為瑞薩電子與其他主機端控制晶片業者的一大機會。